第一零七話 康寧富足(2 / 2)

黃金魁走上前去,用手輕輕地敲了敲,沒有回聲,他暗暗想道,沒有聲響,這裏麵想必有什麼東西,如果是空的,自然會發出叮叮的回音。想到這裏,黃金魁將蠟燭朝前一探,隻見這四口水缸的缸體上分別刻有四個大字,“康寧富足”。

黃金魁撓了撓頭發,一時間看不出什麼端倪,畢竟這樣的水缸出現在眼前,似乎有些另類,也難以理解,不過好在每口水缸的上麵都蓋著一麵蓋子,黃金魁用手一摸,心裏不免疑惑,這康王地宮少說也有三百多年了,木頭製成的蓋子,居然保存的如此完好,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一般來說,木質結構的蓋子,經過幾十年的腐朽,早就成了一堆碎渣了,有的甚至連碎渣都不會留下,但是這四口水缸的蓋子,並沒有任何腐朽,反而異常牢固,質地堅實,這樣的情況不免令黃金魁心生疑惑。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黃金魁自小不愛看書,好吃懶做,黃家的法術也不好好學,對於各種木材的質地,產地,運用,性質,壓根就摸不著頭腦,在他眼裏,打水的木桶,用的時間長了,也就涅了,根本不可能長期保存,就跟死人的棺材一樣,不出三年,必定會和屍骨一起腐爛消散。

但是,黃金魁沒有想到的是,這可是秦康王朱誌潔的地宮啊,秦康王是何等人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後人啊,大明的皇族,地宮裏所用的都是從各省各地運送過來的東西,就比如說這四口大缸的蓋子,那可不是一般的木頭,經過百年的消磨,一般的木頭根本經受不住。這蓋子可是正兒八經從深海中取得木頭,也就是傳說中的“鐵柳”,這鐵柳的質地異常堅實,別說靜靜地放置百年不朽,即便是扔進熊熊大火中焚燒,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損壞。

可惜的是,黃金魁並沒有這樣的見識,隻見他用力的揭開水缸的木蓋,彎著脖子輕輕地嗅了嗅水缸裏的東西,畢竟鐵柳的質地堅實,若不使出全力,單靠手掌的力氣是根本挪不動的,經過這麼一聞,黃金魁雙眉緊鎖,陷入了沉思,但也並未發覺什麼不對,於是用手伸進去輕輕地摸了摸,這時候黃金魁突然一驚,自然自語道,“是清油!怎麼會是清油?”

黃金魁的自言自語進一步說明了他的無知,因為這四口水缸上的幾個大字已經寫得清清楚楚了,“康寧富足”,這四個字說的明明白白,就是祈禱和祝願老百姓風調雨順生活安康,再說了,朱誌潔的諡號是康,所謂康就是指的藩王在封地仁惠百姓的作為,從而追授的,並不是任何藩王都能隨便叫的,再說這缸裏都是些清油,在古代,米麵糧油都是五穀之精華,尤其以油最甚,民間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爾奉爾祿,民脂民膏,也有的稱之為油水,可見油在古代的重要性。

秦康王的地宮門口放著裝滿油水的四口大缸,其實也是康王臨終前遺誌的表現,所謂為王者,心係蒼生,民脂民膏,惕勵警醒,所以才有了這四口裝滿油水的大缸。

黃金魁擦了擦手,緩緩地蓋上木蓋子,轉身朝裏麵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