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大幕拉開(1 / 2)

吃罷晚飯,方明送沈璧君回住所。

沈璧君走到外麵,回望著燈火輝煌的別墅,自我解嘲道:“說起來真滑稽,我這個女主人竟然和情敵共進晚餐,還將自己的位置拱手相讓。”

“嫂嫂!”方明歎氣道:“小妖姐不是存心要氣你,不管如何,她始終是關心強哥的。”

沈璧君不再說什麼,她止步道:“方明,就送到這裏吧。”

“那好!”方明提了一句道:“嫂嫂,你覺得我這個計劃如何?”

沈璧君展演一笑,帶著母性的溫柔:“方明,你完全成長了。這個計劃非常有氣魄,就算不能實施,也有另外的好處。”

“哦?”方明靜靜的等著沈璧君的下文。

“陳家現在風頭正盛,他們一定會和我們競爭,我們完全可以布設迷陣,將他們拖入競爭的泥潭。”

好計劃,嫂嫂沈璧君不愧是商界女強人。

“這個提議非常好,我會立刻修正我的計劃。”

方明從諫如流,決定將兵不厭詐四個字發揮到極限。

三天後,一條重磅消息登上了中央各大媒體的頭條——潘天涵到南川省視察經濟綜合體計劃。

報紙上將經濟綜合體渲染得神乎其神,令人看了不勝向往,就連港台的各大媒體也不惜連篇累牘,介紹這個拉動內陸省份經濟發展的驚天計劃。

這其中有茂盛集團秦文芳的功勞,更有香港傳媒教父南一飛老爺子的助力。而南川省委書記匡漢雲,更是沒有想到他在黨校讀經濟研究生時的導師潘天涵會親自來南川省考察。

匡漢雲立刻放下手頭所有的工作,花了一個周的時間親自陪同潘天涵走訪南川省各地。

潘天涵給紫光閣的幾位常委都上過課,國務院總理路義軍更是他的親傳弟子。

匡漢雲哪敢怠慢,潘老所過之處,他都盡可能詳盡的介紹當地的情況,以求提供最準確的數據。

一周的考察結束,潘老爺子回到了南都市,匡漢雲友好的邀請潘老下榻南都賓館。

潘老爺子揮了揮手,說出一句令匡漢雲和在場省委常委們血脈噴張的話來:“漢雲啊,我這人喜歡清靜,我看就住金煌別墅好了。”

金煌別墅?那可是方家的地盤,匡漢雲隻覺得額頭的冷汗直冒。

他雖然是封疆大吏,權重一方,可是也沒有強橫到可以讓方家安排住宿的地步。

潘老搖著折扇,微微一笑道:“漢雲,這個不消你操心,方明自會安排。”

聽潘老的口氣,好像和方明非常熟悉。難怪方明信心滿滿,有潘老這樣的智囊出謀劃策,全力推動,這個經濟體計劃勢必會獲得成功。

更重要的是,潘老的身份。

華夏國經濟學界的泰鬥,被譽為中國的“格林斯潘”,門生弟子遍布天下,這樣的人一言一行都能引起高層矚目。何況,這次潘老親自率領數十人的經濟考察團,經濟綜合體的計劃算是奠定了良好的開端。

匡漢雲愈發覺得方明深不可測。

匡漢雲也見過不少世家子弟,他們在這個年齡大多數都做了流連歡場的二世祖,即便有個別出類拔萃者,也不過謹守著祖上的一畝三分地,不敢有什麼變革。

像方明這般大手筆,直接用萬億投資奠定南川省未來數十年的經濟大格局,氣魄驚人。

匡漢雲畢恭畢敬的將潘天涵送上高級轎車,車窗開了,方明對著匡漢雲招了招手,一抹自信的微笑浮上嘴角。

潘老入主方家,這是一個異常強烈的信號。

這個信號向整個南川省委傳達了強有力的信息:方家的計劃已經獲得了高層的支持,勢在必行,也從另一個側麵幫助匡漢雲穩定局勢。

在中國官場,一把手的權力也會受到各方勢力的掣肘。

改革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推進萬億計劃,匡漢雲首先做的就是統一思想。

在潘老入主方家的第二天,匡漢雲就召開了省委常委會,這個會開得很長,討論的話題隻有一個:如何推進經濟綜合體計劃。

在見識了方家的強勢後,省委常委們對於這個計劃無任何異議,重點完全落在了如何實施上。

這個計劃是如此的博大,涉及到多個省市,勢必會引起地方的利益博弈。

匡漢雲算是認識到了地方的狂熱。

從計劃製定那天起,省發改委的大樓徹夜燈火通明。不少市委書記、市長紛紛趕到省城,堵在發改委的門口,就為了爭取計劃。

其實,這樣的做法完全是浪費時間。

方明的計劃製定的很明白,大體上隻有百分之三十的改動,很多人就是衝著這百分之三十去的。

作為地方長官,誰不想提升政績,而經濟是最好的政績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