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太仙山下五十裏外有個小鎮,名為聚仙,意為仙人聚集之地。此處原本隻是一個小村落,住戶不過十餘間,但因探訪太清仙道之人眾多,這裏日漸便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城鎮。
聚仙鎮雖不大,但每日來訪者甚多,這裏便也十分的熱鬧,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各種人士一應俱全。
來此探訪者無外乎兩種人。一是羨慕仙道,想要追尋仙人古跡,求得偶遇太清宗真仙,結下仙緣也好踏上修道之路,另則多為祈福禱告之人,太仙山平日不少積攢福緣,以降妖除魔為己任,所以為世人視作神明供養,誠心者便來此乞求保佑安康。
前幾日傳聞邪派在人間大肆作亂,先後屠戮了三家道門,更有魔心者殺害凡人,煉製險惡法寶丹藥。
因此惹得天怒人怨,太清宗於是昭告神州天下,重開山門仙府,出世拯救凡人於水火之中,更是派遣門下弟子下山與邪派相抗衡。
太仙山此舉在世間造成了極大的轟動,人們無不感歎太清宗的仙威,那傳說道門中的龐然大物如今終於重臨於世,自然引得無數人的歡喜,那些一心想要修道成仙之人更是趨之如騖的來到太仙山境地,想要入山探訪,但求偶遇仙師,從此踏上修道之路。
雖然解除禁製,但太清宗畢竟是修道清淨之地,並不能容得凡人侵擾,於是便派遣門下小童守在山下,婉言阻擋前來探訪的凡人,但仍有不死心者每日登山,妄圖以誠心感動仙師。
這一日已是晌午,山裏雖然樹木蔥鬱,感覺清爽涼快,但炙熱的太陽依舊無情惡毒的照在前來探訪仙蹤的追道者身上。
“山裏竟還會有這般的炙熱,唉!我這已是第三日了,不知可能感動山上的老神仙與否……”蔥鬱大樹下,一壯年男子敞開著胸懷,正坐在青石上納涼。
“三日?哼,我已經在山中待了數十日,帶來的幹糧早就吃完,現在隻能打些野味果腹,好在我還是有些身手的”同樣坐在青石上的中年男子不屑的說道。
“唉,我隨身帶的幹糧也是差不多了……”青年男子用手遮住額頭,抬頭看向空中的毒日無奈道。
看著身後不斷抱怨的兩人,一身道袍的老者有些不滿的轉身說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沒些毅力!求仙若是如此簡單,那仙人豈不是隨意在林間抓幾隻頑猴都要比你們強大多?”
見老者說話極為不客氣,言語間教訓起兩人,年輕男子忍不住回罵道:“老東西,你還有臉麵說我兩人,不看看你多大的年歲,還不如回家抱著棺材睡覺!哼,不要以為你長的鶴骨仙風就是修道之人,修道者看的便是根骨,你這一身老骨頭當真還不如山中野猴!”
“你,你這個庶子!”老頭憋了半天,也說不出什麼罵人的話語來。
他自視甚高,年幼的他便十分仰慕太清仙威,一心想要修道,但求道無門,也隻好渾噩的渡過一生,如今見太仙山門重開,自然不顧年歲狂奔而來,為的就是完成當初的夢想。
“修道不分年歲,看的是一份誠心,像你這般不思進取,沒有毅力的小兒太清宗這樣的仙門才不會收下你!”老頭扶著白花花的胡須,大聲訓斥道。
驕陽似火,人口舌無水,加之氣力匱乏,青年男子也懶得繼續理會眼前的老頭,毫不在乎的依石而臥,片刻後竟自顧自的唱起林間小調。
中年男子看了看身旁的年輕人,又看了看一臉憤懣的老者,無奈的笑了笑,也不再說什麼,轉身看向不遠處的太清宗山門,那裏正有著兩個守門的小童。
“金風,那些人當真十分奇怪,我都勸說他們,咱們太仙山不收門人弟子,看的是福緣,他們卻依然不肯罷休,整日在這裏無所事事……”守山門的小童輕聲說道。
叫金風的小道士懶散的看了看不遠處的求道者,打著哈欠解釋道:“玉路你有所不知,他們這些人最不切實際,妄圖認為進了山門便能得到成仙,卻不知其中的辛勞,隻想著坐享其成啊!”
“我太仙山重開山門,這些人便看見了莫大的好處,當然整日在這裏等待機會,不過這可就苦了你我,整日無事隻能看護山門,唉!我的太清心法第一層還有許多困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