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鬼與躲藏者(二)(1 / 3)

天色依舊昏暗,四周萬籟俱寂,甚至連蟲鳴聲都聽不見,在沒有了任何照明設備的情況下,行進在一個隨時有鬼出沒的陌生場所,那份恐懼感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此時的二人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好在這間倉庫內所碼放的物品倒還整齊,留出了供人行走的過道,雖然蜿蜒但總比滿地雜物走一步停一步的強,需知現在他二人可是在逃命過程中,既是逃命就要盡量不被發現,想要不被發現就得找有掩體的地方,而且還得保證一旦出現險情有路可跑。相比於廠房車間這類會裝配大型機械的地方,貨倉更適合隱藏身形,更何況若是按照整個村子是被搬走的情況來推斷,車間內的那些價值不菲的機械沒理由會被留下,一旦沒有了掩體萬一出現險情二人連個藏身之地都沒有,危險係數實在太高。可倉庫就不一樣了,這麼大的廠子搬走定會有一些不宜帶走或根本就帶不走的東西留下,而這些東西一定會留在倉庫,更何況庫房乃消防重地,其逃生通道必定不唯一,這也是曹德磊選擇進入倉庫的最重要原因。

“你的腳傷怎麼樣了?還能挺住麼?”曹德磊壓低聲音問到。

“嘶,不是很好。剛才跑的凶,一心就想怎麼活下去了沒覺得疼,這會還真……嘶……”

曹德磊回頭張望了下,隻見距離倉庫的入口已經有一定距離了,側耳傾聽,四下也無異響便轉頭對於海道:“等找到出口後休息一下再走。”

這就是曹德磊的聰明之處,凡事都盡可能的謀定而後動,任何時候都不忘給自己留後路。

“嗯,我也真沒勁兒再走了。”

行進在蜿蜒黑暗的倉庫中,又是在如此恐怖的環境下,二人都不禁緊靠著彼此,似乎隻有這樣才能稍稍將彌散在心中的那揮之不去的恐懼壓下。說到底人類也算是群居動物,很多時候在很多事情上都要相互溝通相互協作才能達成目的,彼此慰藉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種心理活動。隻不過在愈發紛亂和混沌的現今社會,人們往往為了彰顯個性或是為亂象所引而變得自私、冷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更不複存在,加之生活艱辛,很多從前流傳下來的優良品質已蕩然無存。唯利益是圖,唯金錢至上,行事準則、為人素質甚至思想品德早被拋諸腦後,更有甚者竟一次次地刷新社會認知,一次次地探底道德底線,一次次地觸犯法律法規,進而一次次地使廣大無辜人群受到傷害,以致矛盾激化,終成惡性循環。

究根尋源,這到底是社會的錯還是身為社會成員的我們的錯?是我們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造了我們?是否做好事就一定有好報,做壞事就一定有惡報?是否非圓即方,非黑即白,非錯即對?又是否褪去純真便能衝破混沌?

看似昭然若揭的答案到頭來又能有幾人知曉……

走不多時,隱約中見到前方似有光亮,隻不過這光亮是相對於周遭的黑暗而言的。二人見狀均是鬆了一口氣,在曹德磊看來那光亮處必是一處出口,找到出口就意味著能在休息的同時為再次逃跑做足準備。而於海則是因難忍傷痛想盡快覓得一地以作休整。

“堅持一下,我們到那光亮處再找地方躲起來休息。”

“嗯。要是能有點水喝就好了,跑了這麼久我都快渴死了。這倉庫你能看出是放了些什麼嗎?”

曹德磊一邊扶著於海,一邊仔細的觀察著四周,雖然目力所及之處盡是黑暗並不曾看得真切,但從這一路行來的情況分析,此處定是堆放了大量紙箱,這是在摸索前進中發現的。

正於此時,曹德磊忽然感到腳下先是一硬,繼而又是一軟,伴隨期間的還有種物體碎裂時的“哢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