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動筆寫《天工奇陣》到現在第一部完成,差不多用了半年多時間。其實一年多以前接觸第一本網絡《鬼吹燈》時,就有了這方麵的想法。最先創作了一部,也就是現在《天工奇陣》的雛形。隨後發現了自己寫作中的許多不足和弊病,又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將原先徹底修改。
第一部《雲鎖天書》的劇情,主要是圍繞有關雲蒙山和鬼穀子的傳說展開。我想在《天工奇陣》的六部中,每一部都能有自己相對獨特的背景故事。第一部的劇情靈感,主要來自十年前我玩過的一款RPG遊戲《軒轅劍外傳:風之舞》(好像是這個名字,時間太長記不清楚了。)還記得遊戲中,鬼穀子帶領著一大群機關木偶部隊四處橫行,在當時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開頭,是以劉海川給自己的兒子講故事引發。再此我要聲明一點:本人現在沒有孩子,連對象都沒有。這樣描寫,隻不過是想給大家創造一個比較柔和的敘事結構。我本人設想:以講故事開頭、以講故事結尾。
至於第一部的故事整體結構,我還比較滿意。故事總體分為兩大部分:開頭的引子(劉海川獨闖雲蒙山和北外、東四兩場經曆),目的是為了引出整個故事和四位主人公的身世經曆。在這裏,我采用了倒敘的方式,先敘述了第一次闖雲蒙山和三屍對陣的經過,隨後再以回憶方式描述之前經曆。這點,我對自己設計和把握故事架構比較滿意。隨後進入到故事的正題部分:四位主人公闖雲蒙山奪《無字天書》。
其中我比較滿意的情節有落仙台和九宮台兩個部分,對外陣和內陣的三屍、三官設計都比較鍾意。遺憾的地方:琅琊和屍煙那部分,不夠精彩;最後對陣鬼穀子的一段描寫有點潦草。估計是快要結束了,有點心浮氣躁。我的個人素質還沒有達到一個稱職寫手的高度,還需要繼續努力呀!
說到“鬼穀子”我不得不聲明一下,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事實。其實鬼穀子本人在中國曆史中,是一位為了不起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隻不過他的學派在當時的中國道德觀念下與主流儒、道思想有衝突,受到主流學術派排擠。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以訛傳訛被加入了很多的離奇故事。這裏我要聲明一點:隻是虛構的,和真實的曆史不符。至於那些有關鬼穀子傳說和經曆的描寫,也不過是本人憑空杜撰,請大家不要當真。
在這裏值得一提是:異端宗教審判局的加入。其實《雲鎖天書》的故事劇情,之前已經打好了完整的大綱,這段情節是我臨時加入的。隨後當然要反複的修改大綱,苦啊!雖然臨時的變動,對故事的整體結構有一定負麵影響,但總體來說我對這段設計很滿意。
個人覺得,第一部《雲鎖天書》隻能算是一個試驗作品,隨後我也會繼續努力學習和改進自己的寫作技巧,爭取把以後的故事描寫得更加豐滿。其實我想創作的是一部以現實為背景,加入神話和玄幻等元素的。在這一點上,第一部做得並不令好。很多時候,太注重於描寫各種神鬼怪談,多少有點脫離現實社會。爭取以後的故事中,將這些不足一點點補齊。
在此我要謝謝大家,是你們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和決心。另外,我要謝謝我的母親!五十多歲年紀,為了幫助我修改文章還學習電腦,給我校對中的病句和錯別字,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最後,我還要說說《雲鎖天書》的外傳《左道通傳》。這也是我對的一個設想:希望每一部正傳的後麵都加入一個約十個章節左右的外傳,主要描寫各部中的其他人物。第一部之所以選擇“左道通”這個人物,主要是因為他是第一部故事的起因,同時也可以利用他來講述一些在故事第一部中沒有過多介紹的元素,如:劉海川師承何派、為什麼要開始這一場場的冒險、雲蒙山故事的始末緣由等等。未來的故事中,我會繼續保持這個風格,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我!
我相信這十來天,喜歡《天工奇陣》的作者們多少有點等的不耐煩了,都希望看到的第二部。也許大家還對誅仙陣中那些奇異古怪的木偶記憶猶新吧?是否還有點感覺意猶未盡?不過很遺憾的說,《天工奇陣》六部的每個古陣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屍偶”這一元素在未來將不會再出現在大家麵前了。不過新的元素將正式加入,看看第二部劉海川一行人為了尋找龍骨闖入長白山大峽穀,進入恐怖絕倫的昆侖山聖地歲土城。接下來這一部,龍骨化物造畜的奇異將被描寫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