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報信(2 / 2)

吳少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道:“確實,縣令大人審問他們的時候,他們都聲稱自己是官軍,卻不肯自己是哪一處衛所的人。縣令大人還以為他們是在撒謊呢,已命人將他們收押,另起草了公文往榆林衛詢問核實去了。若果真如那叫金環的丫頭所言,他們是駐守金雞灘的,即使是休假,也頂多是回榆林城裏消遣,萬萬沒有跑到臨縣去的道理。這事兒叫人捅到衛所上麵去,他們也得不了好。這件事,他們心裏估計也明白,因此不肯在縣令大人麵前明言。”

秦含真忙道:“還有臨縣呀,臨縣也很可疑的。我聽祖父跟祖母,那裏是晉王的藩地。雖然這二十個官兵本來就是從晉王的地盤上調過來的,可現在他們已經是榆林衛的人了呀。榆林衛可是秦王轄下的。”

吳少英笑道:“你又知道這裏頭的勾當了?”

秦含真撇撇嘴。沒吃過豬肉,她還沒見過豬跑嗎?雖然不知道現在是哪朝哪代,但哪朝哪代的皇帝不忌諱藩王的兵權呢?這幾個兵在兩個藩王的地盤上來回跪,應該是挺忌諱的事吧?

吳少英見她不吭聲,又笑道:“還有一件事,你錯了。何子煜帶去攔車的官軍,連上那兩個旗,總共才十六個人,並不是二十個。被抓的幾個官軍雖沒有細,但聽他們的口風,是二十人全都得了相同的銀子,卻隻有十六個人出現在道上。剩下的幾個,還不知道在哪兒呢。他們沒做事,卻有銀子拿,其他人竟也沒有怨言,還不肯供出同伴的下落。這不是更奇怪了麼?”

那還真的有些奇怪。秦含真問:“要是能問出他們同伴的下落,是不是就能找到何子煜和何氏逃去了哪裏?”

吳少英微笑:“這是縣衙的事,與我並不相幹。”

好吧,你既然嘴硬,我也裝糊塗好了。秦含真不再多問,隻眼巴巴地看著吳少英:“這些消息能幫上你的忙嗎?”

吳少英笑了,揉揉她的腦袋:“當然能幫上。表舅要謝謝桑姐兒呢。”

秦含真鬆了口氣,笑著:“表舅,我知道這回祖父祖母選擇饒何氏一馬,您心裏不痛快,我心裏也不痛快。但不管怎麼,你保全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千萬別為了報複就把自己給連累了。你活得好好的,護著我也活得好好的,我爹娘在之靈才歡喜呢。至於那些壞人,他們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們總不能一輩子走運。您不必著急。”

吳少英哈哈大笑起來,使勁兒再揉了一把秦含真的腦袋:“才你聰明,你又起傻話來。好啦,這些是大人想的事,你個丫頭就別操心了。”他站起身,“表舅回城去了,你好生養著,想要什麼就打人來跟表舅。”完他又頓了一頓,但什麼都沒講,就轉身離開了。

秦含真不知道他欲言又止,想的是什麼話,但既然他現在得到了更多的情報,也做好了善後工作,想必不會被人抓住把柄吧?起來,他的計劃也算是精妙了,可惜漏洞太多,但願不會有人懷疑到他身上才好。

吳少英匆匆出了秦家大院的門,就命人將馬車暫時存放在秦家,幾名護衛先隨自己騎快馬回城。

隨他同來的老鏢師不解:“太陽都要下山了,大爺這時候回城,還不知道能不能在城門關閉前趕上呢,萬一被擋在城門外怎麼辦?為何不明兒一早再出?”

“我有事,必須趕回縣城布置。”吳少英不欲多,隻問老鏢師,“您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可知道臨縣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麼?與軍伍有關的。”

老鏢師想了想:“臨縣麼?並沒什麼特別之處,那裏連駐軍都少,也沒什麼豪強大戶,連有名的商號都沒幾個。不過我對那裏的事也不大清楚。往年鏢局從西安城押貨到邊城去,極少有在臨縣歇腳的時候。即使是要去興縣,也會繞路。”

“哦?”吳少英不由得追問,“這是為何?”從西安去興縣,臨縣應該是必經之地呀?為什麼要繞路?

老鏢師笑道:“無他,臨縣雖沒有豪強大戶,卻有個極大的田莊,是晉王妃的私產。那裏的莊頭厲害,人也霸道,還養了許多厲害的護衛,不許外人進莊。等閑人都不敢從他家莊子旁路過,就怕一不心得罪了那些護衛,連性命都丟了。那可是王府哪!繞路反而更省事些。”

吳少英挑起了一邊眉毛:“哦?竟有這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