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膽怯(2 / 2)

齊主簿又壓低了聲音:“還有,先前來的那個假使者,拿出的文書與那真的一模一樣。雖筆跡不同,但我不怕跟你實話,那個官印絕對是真的!”

吳少英怔了怔:“什麼?”

“那份假文書上的官印是真的!”齊主簿重複了一遍這句話,“我在米脂縣衙,掌管的就是文書之事。榆林衛來的公文,全都要經過我手,那位主管軍法的王百戶,每年至少有幾份公文送來我們縣衙,全都有記檔。我全部翻看過,記得很清楚,他手上那枚官印,大概在幾年前就磕破了一個角,所以這幾年蓋在他公文上的章,左下角總是缺了一個口子。假文書上的印章就是如此。若不是李大人來了,我絕不會懷疑先前那份文書是假的!”

吳少英的神色一時變得複雜起來。

齊主簿呐呐地道:“還有,假文書上的字句與真文書是一模一樣的,隻是筆跡有所不同。這並不是正式的公文,而是王百戶身邊的文書隨手寫的。帶假文書來的人,一定見過真文書,還能拿到真官印。這裏頭的水可深著呢,一不心就是大案、要案,還不知有多少人要人頭落地!榆林衛裏的事,若隻是軍隊內亂,咱們地方上的人袖手旁觀就是,橫豎不與我們相幹。但如今,連京城都來人了,陝西都指揮使司也派了鄭斷事過來,還有至少一位王爺被卷進去。茲事體大,咱們還是老實些的好。”

吳少英麵色沉重地離開了米脂縣衙,返回自己在城中新置的家。自從與關芸娘有了“約定”,他就以避嫌的名義搬出關家,住進事先置辦的另一座宅子。在這裏,他是真正的主人,不再是寄人籬下,身邊侍候、護衛的都是心腹,可以安心生活,不必在意旁人的目光。但是仇人何氏兄妹被卷入官軍案中,令他夜不能寐,想要安心都難。

真的要等李大人他們把案子查清楚了,風平浪靜之後,再去尋找何家兄妹的蹤跡,報他與表姐關氏被陷害的大仇嗎?可到那時,何家兄妹未必還在米脂了,甚至未必還在人世。不能親手懲誡仇人,終究好象缺了點什麼。他諸般算計,可不是為了這樣一個結果。

吳少英坐在窗前,看著窗外搖曳的樹影,良久不語。

次日一大清早,他就騎馬出城,前往秦家大宅,向老師秦老先生報告了前一日在縣衙中的經曆。

秦老先生聽完後,沉吟片刻,就做出了決定:“此事到此為止,你不要再追查下去了。秦家馬車遇襲之事,已經有了定論,後來的官軍被殺,是另一件案子,與我們關係不大。何氏兄妹是死是活,始終會有一個結果。我們隻需要等待便是。”

吳少英驚訝:“老師,難道真的就這樣算了麼?”

秦老先生看著他:“都已經結了案,又拿到了賠償,梓哥兒他母親也隨她兄長走了,並非被人劫持,我們還有什麼不足呢?待我寫一封家書,送去大同,向梓哥兒父親明原委,後麵的就是家務事了。你早就決定了要回吳堡家中料理家務,然後出門遊學。為著我們家的事,你已經耽擱了不少時日,是時候收心了。”

吳少英欲言又止,但還是明白了老師的好意,鄭重答應下來。

不過回到縣城後,他總覺得有些不甘心,便一麵吩咐護院家丁返回宅中收拾行李,一麵獨自前往縣衙,想尋齊主簿再問一問案情的最新進展。興許今有新消息了,也未可知。他不在意那些逃走的官軍如何,隻想知道,與他們一起逃走的何氏兄妹,是否露了行跡?那些官軍是見不得光的,但何氏兄妹不是,他們還受了傷,總要找大夫治傷吧?

進了縣衙,他還沒找到齊主簿,就被周艮攔住了,半強迫地將他帶到了李大人麵前。

吳少英麵露警惕:“李大人要召學生前來,隻管一聲便是了,何必勞動周侍衛?”

李大人微微一笑:“吳監生,你是個聰明人,而且還很有手段,人脈廣,手下也頗有幾個能人。本官覺得……興許你能幫上我的忙。”

吳少英勉強笑笑:“學生何德何能?大人謬讚了。”

李大人站起身,慢慢走到他麵前:“不必謙虛。那群暴露身份的士兵,大概從沒想過,從來到米脂縣的第一,就中了你的算計吧?”

吳少英終於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