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口供(2 / 2)

那些丫頭原本就對她得何氏重用而心存妒忌,得知何氏與秦泰生家的都因為她通風報信有功,而成功逃離,卻將她們丟在這裏,就更對她懷恨在心了。如今既不分什麼等級資曆,也沒有主母撐腰了,丫頭們對金環半點畏懼之心都沒有,搶走她的食水、被褥還算是輕的,她們甚至將她趕下炕,逼她在屋角打地鋪,還要她侍候她們,不聽話就拳腳相加。金環一個人哪裏是三個人的對手?自然吃了虧。但她生怕跟其他人打成一團,會讓秦家的人覺得她不安份,開春後把她送走,所以她寧可挨打,也忍下了這口氣。

她如今又怕又悔,但更多的是怨恨。她明明對何氏有大功,可是何氏卻帶走了秦泰生家的這個一點功勞都沒有、反而還接連壞事的人,將她丟在了秦家,害她受這等大罪。她怎能甘心?怎會不恨呢?虎嬤嬤問她何氏的事,她得比銀環還多,還要更詳細!

“二奶奶到的那日,關家太太與舅奶奶、關二姑娘都在。關家太太在正屋陪太太話,舅奶奶帶著關二姑娘去了大奶奶屋裏。因二奶奶來了,大奶奶跑來幫忙安置哥兒和大姐兒,關二姑娘有些不高興。舅奶奶哄了她幾句,也不知她了些什麼。當時二奶奶帶著泰生嫂子,就站在東廂房窗子外頭,興許是聽見了。奴婢當日站在窗前,親眼看見二奶奶的臉色立刻就變了,帶著泰生嫂子回來西廂,坐著不動,也不去正屋裏與關家太太見禮。大奶奶過來與她話,她也愛搭不理的。等屋子收拾好了,大奶奶回正屋向太太複命,二奶奶就命人關了屋門,然後開罵,過後,還囑咐泰生嫂子去跟何舅爺,叫去縣城裏打聽打聽關二姑娘的事兒,尋機給她一個教訓!

“關二姑娘平日裏出門不多,來往的人除了親戚與鄰居,就隻有齊主簿家的閨女。何舅爺別的事不好做手腳,倒是聽她的親事幾年都沒定下來,如今又有了一位入了國子監的表哥,前途大好。關家親友們都,關家夫妻興許是要親上加親,把女兒嫁給這個外甥呢。二奶奶知道後,就了話,關二姑娘沒有口德,斷不能讓她享這個福氣,叫何舅爺想法子壞了她的名聲。何舅爺在縣城裏卻是個生人,關家老爺子又有些名望,這事兒不大好辦。更要緊的是,那齊主簿的娘子卻是臨縣人士,關二姑娘我們二奶奶的閑話,怕是從齊家聽來的。萬一打草驚蛇,對二奶奶更不好。二奶奶這才打消了主意。”

再後來,就是何氏因長女章姐兒在秦家不序齒,桑姐兒占了長女之位,與關氏起了口角,再有章姐兒推桑姐兒下坡,何氏與關氏為兒女爭吵等事,還有何氏在大同結交貴人,請客送禮,大手大腳置辦衣裳飾,熱衷於四處鑽營等等。虎嬤嬤不耐煩聽這些,就讓她打住,以後再,隻問一件事:“關二姑娘那日到底了你們奶奶什麼閑話?”

這事兒金環卻有些不準:“當時奴婢並沒有在跟前,因此沒聽見。二奶奶過後也隻跟泰生嫂子商量這事兒,不過奴婢在旁邊侍候,偶爾聽到幾個字,似乎是關二姑娘二奶奶當年熱孝裏改嫁,還有章姐兒改姓的事,當中大約還夾雜著陳家的人的一些難聽話。對了,齊主簿家的娘子,娘家在臨縣,與陳家人好象還是親戚,大約是從陳家那裏聽了些閑話吧?”

虎嬤嬤便把這些話稟報給了秦老先生與牛氏,牛氏不以為然得很:“她這是心虛麼?她熱孝裏挺著大肚子改嫁,知道的人多了去了,還連累了我們安哥的名聲。若不是她肚子大起來的月份明確,安哥那時候還在別處駐守,是去臨縣吊唁陳校尉時才認識的她,隻怕就要被人編排成奸|夫了。這種事那賤人做得出來,還怕別人麼?關家二丫頭就算不修口德,她也犯不著為此害人家姐姐吧?!”

秦老先生在旁沉吟:“金環知道的畢竟有限,還是要找關家人問個清楚才行。隻是關家二丫頭的性情……如今平哥又還在世,媳婦與親家卻已經沒了。這事兒還不知要如何與親家太太交代。”

牛氏也不由得歎了口氣:“這事兒確實不好辦……也罷,待我明兒叫人去一趟縣城,把親家太太、舅爺舅奶奶一並請來吧,關二姑娘就不必請了。當時聽見關二姑娘話的,還有關家舅奶奶,問她也是一樣的。隻是平哥這事兒,怕是還要老爺跟關家舅爺好生,千萬別讓他起了誤會才是。”

秦老先生點頭,這時門房來報,吳表舅爺過來了,言道有重要大事,要單獨向秦老先生稟報。

秦老先生不由得與牛氏麵麵相覷。吳少英有什麼重要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