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宇今年才剛滿18周歲,但是他來城裏打工已經快一年了,他是窮鄉僻壤裏的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自大山裏一個同姓聚居的小村子,村子裏的村民都是姓陳,所以也叫陳家村。
陳家村距離A市隻有兩百多公裏,但是其中超過2/3是不好走的山路。
兩百公裏,如果是高速路上的汽車,兩個小時不到就能跑完,高鐵可能不需要一個小時,但是這相距短短兩百公裏的兩個地方,生活水平卻仿佛差了整整一個世紀。
在陳小宇老家這樣落後的小山村裏,吃得飽穿得暖是一種奢侈,能過上小康生活就已經算是村裏的富人了。
陳小宇的爺爺陳文海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他的父親陳大柱排行第五所以也叫陳老五。
陳老爺子年輕時出來外麵經商,積累了一些錢財,後來榮歸故裏蓋了座大房子又買下幾十畝良田,日子過得不錯,至少在村子裏也算排得上號的富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陳老爺子已經白發多過黑發,可惜老伴走得早,不然也算安享天年,不過看到兩個女兒也嫁了好人家,三個兒子除了小兒子也都成了家,老爺子心裏還算欣慰。
想到自己的老伴生前最寵愛心善小兒子,臨走前還特地交代她當年的嫁妝錢要留給小兒子討老婆,老爺子臉上掛著笑容,心裏計劃著過兩年給小兒子也找個媳婦。
可惜好景不長,雖然說大家庭裏少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是在有心人的策劃之下矛盾日益激化,大兒子和二兒子開始整天吵著要鬧分家,氣得陳老爺子一夜之間頭發全白了。
陳老爺子最終實在阻止不了,隻好同意分家。
結果屋子一人分了兩間,廚房和大廳公用,還有一間是留給老爺子的,田地平均一人分了二十多畝,雖然是平均,但是大兒子和二兒子串通起來欺負陳老五老實木訥,分給了他的都是最貧瘠的田地。
當時陳小宇的父親才19歲,還沒有成家,所以大伯和二伯打感情牌,哭訴他們有老婆孩子要養,一大家子的,所以希望能分好點的地。
老爺子心軟,陳大柱為人老實善良,也覺得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用挨餓,畢竟都是親兄弟,自己還年輕,吃點虧沒什麼,所以也就同意了。
可是人心是貪婪的,陳小宇的大伯二伯顯然不是懂得知足的人,加上自家中的潑婦更是各種挑撥和唆使,他們越來越過分,到後麵終於直接撕破臉皮,露出醜惡的真麵目,徹底翻臉,六親不認。
兩人先是暗地裏串通好,老大有個朋友在城裏一間小工廠當監工,所以介紹小弟去他那位朋友的工廠裏打工,趁他長期外出,老大和老二逼迫陳老爺子把老五分到的那兩間房子的地契拿了出來,一人霸占了一間,借口老五要外出打工,田地不能荒廢,兩人又把他的二十多畝地給分了。
分贓完成之後,沒過多久,老大的那位監工朋友又毫無理由地把陳小宇的父親給炒了魷魚。
陳大柱左思右想,還是想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可是等他回到家中看到老父親已經被趕到大姐家裏暫住,兩個姐姐輪流照顧著陳老爺子,再看到自己被霸占的房子和田地,陳大柱再傻也能明白過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