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玄古帝朝派出宰父衫與懷德海為先遣殺入三州之地,不僅沒有把三州之地收入囊中,反而是頃刻被鎮壓,極大的損了玄古帝朝之神威。
而且,兩人所帶領的玄古帝朝的人,盡皆被收入望界之中,強行隔斷了與玄古帝朝的聯係。
玄古大帝豈會不知事敗?
本來就滔天大怒了,卻突然有血神教的人告訴他,宰父衫與懷德海的失敗竟然是因為三州之出了一個不敬天命的自在仙門,是這個自在仙門仗著門中有一位厲害的天君級強者,且人多勢眾,強行把宰父衫與懷德海給鎮壓了。
自在仙門還宣揚什麼,玄古帝朝就是個屁,隻要有自在仙門的地方就不允許有天命帝王存在,不允許的建立皇朝國度,玄古帝朝膽敢再來,就滅掉玄古帝朝雲雲。
玄古大帝當然不會傻乎乎的聽信血神教的一麵之詞,自在仙門所謂的宣揚在他看來,不過就是血神教妄圖借刀殺人而編造出來的拙劣謊言罷了。
可明知道是計,玄古大帝幾經斟酌之後,還是決定帶著麾下的強者禦駕親征渡海全麵進攻三州之地。
原因很簡單。
神州大地上戰況愈演愈烈,幾大天朝為了擴大自己的版圖,連連掀起戰爭,許多帝朝已經被幾大天朝所吞沒,化為壯大自身國運的資糧。
玄古帝朝附近一些帝朝也是蠢蠢欲動,明裏暗裏也是在為戰爭做準備。玄古大帝已經感到了極大的壓力。這時候又損失了宰父衫與懷德海兩個堪比天君的強者,更讓他麾下的實力受損,一旦戰爭爆發,玄古帝朝極有可能被人瓜分吞掉。
玄古帝朝迫切需要在短時間內發動一場大的戰爭,以戰養戰,迅速凝聚一波更加沛然的國運,為玄古帝朝創造出更多的強者。
可玄古帝朝毗鄰的有四個帝朝,卻沒有一個是吃素的,任何一個都比玄古帝朝隻強不弱,玄古帝朝向這四個帝朝發動戰爭根本不現實,他敢保證,沒等他動手,那四個帝朝就會同時出手,將玄古帝朝碾碎。
所以,遠隔重洋的三州之地無疑成了他唯一可以發動戰爭的目標。
隻要拿下了三州之地,玄古帝朝國力必然暴漲,他這個帝王也將直接得到這一股國力暴漲的加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堪比造化的存在,到那時候他麵對玄古帝朝毗鄰的那四個帝朝也會有足夠的底氣,計謀運算得好,甚至有可能將它們一一殲滅。
以後,玄古帝朝便可以氣勢如虹的殺入神州大地中心,一路碾軋過去,玄古帝朝成為天朝不在話下。
更關鍵的是,血神教提到的那個自在仙門,不靠皇朝竟然就有碾軋天君的實力,明顯這個宗派實力非凡,若是能在收服三州之地的過程中順便把自在仙門收服了,那簡直不要太美妙。
巨大的利益驅使之下,玄古大帝也不得不冒險,安排替身代替他執掌玄古帝朝,自己則親自領著麾下高手,冒險橫渡重洋。
值得一提的是,神州大地的各種國度,創造起來,比起之前三州之地的各種王朝高明得太多。
在之前的三州之地,各種王朝,一旦立國之後,一國之王者就幾乎無法離開自己的疆土了,因為離開自己的疆土就意味著自己成為無根之木,實力大損。
最明顯例子就是,之前的青州知州唐華,為了尋求東山王的幫助,離開了青州,竟然連一座山都爬得氣喘籲籲的,這簡直搞笑。
禹時為了發動國戰對付西州,甚至要扭動國力,將整個一世皇朝當做大舟從海麵上飄向西州,中州的大古皇朝亦複如是。
可在神州大地根本不用這樣麻煩。
神州大地諸國度立國之時,都是天命帝王得到了一份神秘的天鑒,從中領悟出立國之法,把國度建立起來的,其中有各種玄妙,根本是三州之地所無法理解的。
之前玄古大帝讓宰父衫與懷德海駕馭一島橫渡重洋去收取三州之地,主要是想要在三州之地各王朝麵前展現玄古帝朝的神威,實際上,他們根本不用駕馭一島,哪怕遠離了玄古帝朝的國土,依然能通過冥冥之中與玄古帝朝的聯係獲取國力加身,除非是他們離開的時候,背後的國度被破。
所以,為了隱蔽。
玄古大帝也是安排麾下大軍,分批出海,不帶半點疆土,直接踏浪而來。
此時,臨近三州之地,玄古大帝麾下大軍已經整合完畢,足足三億大軍,踏著奔騰巨浪湧到了三州之地的邊緣,憑空以巨浪托著三億大軍淩空站到了三州之地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