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乃是冥族的大人物,引冥河支流入望界當然不會由他親自出馬。受冥族指派過來的乃是一個先天地仙,這人蘇夜也認識,正是之前蘇夜去冥族的時候,引蘇夜去見冥王的那個先天地仙,此冥族名為冥孤樽!
冥孤樽帶領了一支冥族隊伍,都是至少八品先天真仙的高手,總共十六位。
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冥族的底蘊真是驚人無比了,看得蘇夜也是眼熱之極。眼下自在仙門發展勢頭雖然迅猛,但要跟這些古老勢力拚底蘊還是有點不夠瞧。
雙方一陣寒暄之後,直接開始正事。
蘇夜率先調動望界的天數,天穹如同是被打開了蓋子的鐵,一片幽暗極遠之處,冥孤樽立於虛空之中,轉動神通,不多時一道巨浪便自虛空深處奔湧而來,直接湧入了望界之中。
冥河之水天上來,一股大氣勢瞬間在望界中升起來,然而神奇的是,冥河之水並沒有在望界中掀起波浪,而是直接深入望界天數之中透過天數在望界裏蔓延。
修為不到的人,根本就看不見冥河的波濤。
這其實是一種道的連接。
當初冥河支流被各種勢力截斷,其實也是用一種滅道的方式把冥河截斷,也正是因此才導致了輪回的殘缺。
此時,引入冥河支流,蘇夜明顯就可以感覺到望界之中原本殘缺不全的輪回規則正在迅速彌補,這種彌補顯得渾然天成,絕對要比蘇夜自己去補充輪回規則更為完美。
見證這一個過程,蘇夜對輪回真意也是有了更深的體悟。同時他也發現隨著輪回規則的彌補,望界天數變得更為飽滿了,相應的反饋到望界中的一種氣數也隨之上揚,無疑,這對望界中生活的自在門徒好處不小。
“這倒算是個意外驚喜了…”蘇夜眼睛大亮。
就在這時候,望界中多年堆積下來的亡靈也紛紛冒了出來,受到冥河的牽引,紛紛飄入冥河之中,化成了一朵朵飄萍,順著冥河流向冥界的冥土。
亡靈的大量消失,更使得望界看起來更為清朗一些了,就仿佛是一麵蒙塵的鏡子被擦掉了表麵的灰塵顯出了亮澤。
然而這時候,蘇夜也敏感的發現,望界與神州世界的屏障居然變薄了。
蘇夜有些驚訝,稍微一思索,很快意識到,這就是不周世界天數逐漸演變的一種結果了。
望界也好,神州世界也罷,都是不周世界的一部分,原本就同根同源,如果不是當年那場爭鬥崩碎了不周大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望界與神州世界之間的屏障。甚至都沒有望界與神州世界的說法。
隨著望界天數變飽滿,萬界歸一不周重現的趨勢也會越發明朗,持續下去自然就是屏障消失。
到那時候,就再也沒有所謂的神州世界或者望界的說法了,頂多隻能說是不周大世界中的某塊區域了。
到那時候各種勢力就是麵對麵了,誰也不用藏,誰也藏不了,大家都在一個世界裏爭奪機緣,又會是一場相當慘烈的戰爭了。
蘇夜心頭略微一緊,莫名的緊迫感更為強烈了一些,他知道他必須加快腳步提升自身以及自在仙門的實力了。
冥河支流引入望界以後,還會有一段時間的持續的演變。不過這已經無需人為去加持了。
冥孤樽與蘇夜又交談了一會兒,正式向蘇夜提出聯盟的請求,蘇夜沒有過多的考慮,直接答應了下來。
未來自在仙門太需要幫手了,而假如讓蘇夜從九曲血河與冥河兩者之間進行抉擇的話,蘇夜認為冥族要比九曲血河更為靠譜一些,這沒有理由,非要說一條理由,那隻能說是直覺。
陰間三大勢力,蘇夜已經先後都有了接觸,不算深入,但接觸到都是先天地仙以上的高層,尤其是冥族他甚至接觸到了冥王這種古老先天天仙,三者給他的感覺,就是冥族更為真誠一些。
九曲血河那邊血無殤雖然看起來也熱情,但總給蘇夜一種很虛的感覺。他隱隱覺得血無殤此人笑裏藏刀綿裏藏針,非得防著此人,否則什麼時候被此人給陰了都說不好。
愉快的達成聯盟協議之後,冥族就走了。雙方並沒有就合作內容作出更具體的商討,一來冥族現在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動作,他們也不參與神州世界的機緣奪取,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最大的事情就是爭取把冥河支流提前貫穿更多的世界,這對冥族而言本身就是最大的機緣。
二來,蘇夜這邊同樣也不需要冥族幫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