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的山東一帶,這蓮女像盛行時期就如那土地廟裏供奉的地藏菩薩一般,幾乎家家都有,但隨著蓮女像沒落,它逐漸成為了人下葬的陪藏品。
在三國時期製作的銅質蓮女像,在銅內手工藝者又加入了一種微量塘泥,這種塘泥采自泰山腳下一處水窪之中,水窪已經形成幾百年,據傳有聚靈氣之效果,將這種塘泥摻入製作蓮女像的銅水之中製作出來的蓮女像,便具有彙聚靈氣的效果。
而大隋朝建立以後,百年水窪竟是離奇的消失了,此後,三國時期的摻有塘泥的蓮女像便變得尤為的珍貴。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但有一點確實有據可查,就是自隋朝以後,一些達官貴人下葬的陪葬品之中,都有蓮女像,因為其具有彙聚靈氣的作用,所以被風水師將其作為了墓葬內的靈器。
靈器在一些有講究的墓穴之內經常見到,也稱為墓眼,用其目的是為了彙聚死者的陰魂,防止陰魂外泄。
它可以是各種物件,但必須是死者生前喜愛之物。
隋朝時期有條件的人家用三國時期的蓮女像,一般百姓就用瓦罐,陶罐或者首飾,到了清朝這靈器的講究幾乎到了極致,據清宮史書記載,乾隆皇帝下葬時采用的靈器是羊脂玉雕蒼龍蹈海,慈禧太後則用的是夜明珠含在了口中。
蓮女像在唐朝後期就很難尋找了,因為都隨著達官貴人們埋到了地下,更別說是幾千年之後的現代社會,唯一市麵上出現過與蓮女有關的便是前幾年在香港春季拍賣會上出現的一幅明代大畫家沈周所作的蓮女畫像,周四兒還看了這幅畫的照片,畫上蓮女模樣和穿戴以及動作和眼前這銅質蓮女像極為相像。
對於蓮女像作為靈器之事,周四兒並沒有說,但他心裏也一陣唏噓和納悶,這三國時期的銅質蓮女像可以說是絕世珍品,還從來沒有露過麵,不管範贏如何得到,這最初的源頭必有蹊蹺,十有八九盜墓來的。
“說得很精彩,可是怎麼求證呢?”王浩問道,就算周四兒說得再有頭有腦兒,沒證據他還是不信眼前銅像是三國時期的蓮女像。
“很簡單,現在你們年輕人不都喜歡上網麼,網上應該有關於三年前香港春季拍賣會拍賣過明朝畫家沈周的蓮女畫像圖的記載,那是故宮博物院專業人士鑒定的,那幅畫就叫蓮女朝天圖,你現在可以去查查看。”周四兒曾經在網吧抓住過周青上網,之前他一直認為電腦就是遊戲機,那次周青給他演示電腦可以聯網查資料之後,他對電腦有了新的認識,也知道網絡上沒有查不到的東西。
王浩狐疑的皺了皺眉,轉身上樓去了電腦間,範清雅則是托著下巴仔細打量著蓮女像,她沒想到這麼一個銅像竟有這麼多故事。
打開電腦,一搜索,果然如周四兒所說,在2000年香港秋季拍賣會上,當時拍價最高的一件便是這個沈周的蓮女朝天圖,而電腦屏幕上顯示的蓮女圖照片則是和她那座銅像完全一樣!
王浩看傻了眼,呆滯片刻,關上電腦,一臉尷尬的走到了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