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大黃河之濱
農曆五月十一
忌行運,忌開苗,忌植栽
宜拜師,宜入趟,宜遷墓
握固披衣侯。
水火頻交媾。
萬道霞光海底生,
一撞三關透。
仙樂頻頻奏。
常飲醍醐酒。
妙藥都來頃刻間,
九轉金丹就。
——清淨散人,孫不二。
師傅拽我的時候,我隻注意到了師傅高聲喊出的話語,沒有留意陣中陰蛇的動向。當我注意到的時候,那條我本以為已經暈倒的陰蛇竟然飛了起來。拳頭大的蛇嘴全部張開,僅差幾寸就叼住了我的脖子。
師傅左手向後拽我的同時,右手彈出了一枚銅錢。銅錢飛出正好打在陰蛇的一顆黑色的毒牙上麵,將陰蛇毫不留情的打回了陣中。
“師傅···那陰蛇怎麼又醒過來了?俺明明看見他已經被俺打暈了啊?”我站在師傅的身邊,心有餘悸地看著那條在陣中不斷遊走的陰蛇問道。
師傅沒有看向陣中的陰蛇,而是抬頭望向了黃河的對岸。黃河對岸的河麵上,一條小船正想著我們這邊緩緩駛來。小船上麵有幾道人影,因為距離太遠我沒有看清他們的具體容貌,但為首一人手中的招魂幡我卻是看得清清楚楚。招魂幡上的白綾隨著河上清風不斷擺動。小船後麵好像拉了一樣東西,那樣東西托在水中隨著小船的前進而前進。
等小船劃過黃河中央的時候我才看清,小船後麵拖著的是一口棺材,看樣子好像是銅的。
小船靠岸,我看清了,為首的是一個精瘦無比的老道士。老道士一手執招魂幡一手執束魂鈴,對著岸上的師傅拱手大聲喊道:“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紅兄,十幾年不見,可還康健否?”
我沒有想到這個精瘦的老道士會認識師傅,似乎還和師傅認識了不少的年頭。十幾年,似乎十幾年前師傅的那一輩那一群人之間發生了不少的故事呢。
師傅以儒家禮儀拱手說道:“哈哈哈!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郭兄,可還能浮得一大白否?”
我,還有站在那位不知名道士身後的幾位年輕人都麵麵相覷,因為師傅和那位老人說的這幾句古文極不應景。而且我們都相信,到了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這兩句古文肯定蘊含了一段故事。
下船之後老人說道:“哈哈哈,三生有幸啊。想不到十幾年後的今天,還能見到當年的紅師開壇布陣!”精瘦老人似乎受了一點傷,因為他是在身後幾個年輕的攙扶之下下船來到岸邊的。
“彼此彼此啊。我也沒有想到十幾年後的今天,還能在這個地方見到遊走在烈日之下的陰蛇啊!”師傅回答道。
“寥寥數筆,幾個沙丘便能控製住我的陰蛇。紅兄,我貧道可不敢與你爭鋒,我福壽宮的道運啊,你還得給我留著啊。”收拿招魂幡的老人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