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客戶的認可,但前提是要有客戶,這是個很矛盾的問題,他們的一句話直擊要害,“我們的快餐賣三塊五,你們的五塊,換做你你會選擇哪一家?”東西賣不出去,再好也是無用的,特別是對於還沒客源的我們。我跟小汪為此迷茫,是妥協還是堅持,必須要做出選擇。
商議和討論的過程並不激烈,我和小汪對於答案是統一的,即是堅持,我們必須自己的理念才能做長久,僅僅因為第一天的失敗就放棄自己的初衷,那離失敗已經不遠。要成功,就需要在堅持中去探索去改進。
還是跟往常一樣早上很早起來去進菜,第一天的菜沒有全部賣完,有些猶豫要不要少進一點,幾經掙紮之後還是決定跟昨天一樣,不管昨天如何,必須給自己留充沛的準備,萬一今天的生意比昨天要好呢?我不能每天抱著萬一今天生意不好的想法,這樣的話我不如幹脆早日放棄得了。
從出門的那一刻開始忙碌到最後一道菜出鍋,中間幾乎是沒有停頓的時間,我們的做事速度並不快,意味著不管做什麼都要比別人的早,緊張的時候甚至會忘了上廁所或者其他很重要的事情,等活做完,離午飯還有些時間,一些沒來得及做的個人事體這個時候可以去做了。
等十點半的時候,一切又該回到緊張的軌道中來,看到別的快餐店已經將餐車推出去,我們的也該準備出發了,人手不足,隻有朋友來幫,但朋友不可能每天都來幫忙,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學習,沒有誰有義務去幫這樣的忙,我不是拎不清,所以從這一天起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也要扛著去做,除非實在是扛不住了,朋友有空的話請他們來幫個忙,我想這樣會更好一些吧。
一個人在外麵守著餐車,內心極為忐忑,總感覺會有訂餐電話過來,這樣的話餐車怎麼辦?隻有打電話讓小汪送吧,要不然他做什麼呢?
依舊是冷冷清清,有人駐足,大多數隻是看看,少有願意嚐鮮的,特別是學生模樣的,看的比買的多,大概真的是因為價格方麵比人家貴吧,沒人家賣得好也是正常的,我雖能理解,但內心還是渴望大家能多支持我們一點。
如此慘烈的經營狀況,兩個人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小汪讓我的朋友們多幫一下忙,我的朋友?迄今為止那個學校我認識的隻有三個,一個是鄰居,但認識和不認識沒什麼兩樣;一個是我暗戀的對象,找她幫忙勢必會讓人覺得我們的狀態很糟糕,萬一哪天我情緒爆發表白了,很輕易被拒絕,我夢想我靠自己的努力將學長快餐做成功之後再表白,到時候我也多幾分自信;再一個就是阮進華,才認識的新朋友,在我們開業的時候就幫了很大的忙,我怎麼好意思總是請人家幫忙,要知道這世上最不容易還的就是人情,有些人情賬是要一輩子去還的。
失落,容易打擊一個人的信心,容易將衝動的人打回原形,將夢想打回現實,如今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困難”二字,邁不過這個坎,就會升級為失敗。
我想我們真的是太衝動了,很多東西都沒有去做就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之旅,什麼風險評估一樣都沒都去做,總覺得別人做快餐是件很容易的事,隻要將菜燒好將餐車推出去就會有人上門來買,我們能看到的僅僅是這些,僅僅是這些是不夠的。沒有人發火,但我知道,一直這麼下去遲早會有人先發火的。
我們還不夠聰明,不知道開拓市場需要做什麼,也許找上一兩個朋友幫忙會讓一切都變得簡單,又或者我們僅僅是走外賣的模式,其實我對在外麵擺攤一向是不支持的,倒不是丟不丟臉的問題,而是認為這樣飯菜會不幹淨,鹽城這個城市很幹燥,風大灰塵多,換做我是消費者,是絕對不會吃路邊攤上的快餐。我將這想法吐露出來,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前小汪認同我的想法,確實也看到了將餐車推出去的效果,說白了這麼糟糕的市口人流量已經很少了,想做好太難太難。
決定了接下來的模式,再去學校裏發名片是避免不了的,我和小汪各發各的名片,一個多小時走下來,名片發的差不多了,回到大排檔之後繼續準備飯菜。
到飯點的時候最安靜,靜靜坐在那邊等待訂餐電話,記下訂餐信息後開始忙碌,剛開始時是一份一份送的,後來是五六份一送,這意味著在同一時刻訂餐的量多了起來,雖然跟另一家店比起來不算多,他們也像我們那樣開始了外送模式,每次都能看到他們訂單不斷,當真是羨慕他們,要是哪一天我們生意也那麼好,那就算是一點小小的成功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該請員工了。
將每一個訂餐電話存在通信錄裏,標上幾棟樓幾號宿舍,在本子上也會記錄當天的訂餐量,還有一些客戶的個人喜好,有的人不喜歡吃海帶絲的,我就將海帶絲換成豆芽,有的人不喜歡吃雞腿的,我就換成大排,有的人喜歡吃番茄炒雞蛋,我就絕不會裝炒肉絲進去。我覺得這種人性化的記錄對我有很大的好處,這體現了我們的服務態度。質量至上,服務至上,這個核心是不會變的,這將是我的生存之本,無論這條路有多難走,我會堅持這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