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同行(1 / 2)

黃華華的這個號碼是個內部號碼,除了隊裏和直係上級外,外人不知道。而且因為特殊號碼的關係,這個號碼隻要是自己手機有信號的情況下,都能找到黃華華本人。

這個號碼按隊裏的說法,就是個永不落空的聯絡人。

四個多小時的車程,對於一路瞪著雙眼看著外麵這異世風情的蕭逸雲來說並不長。車到玉泉院,售票員將所有人趕下車後,蕭逸雲拿著手裏的地圖,直撲華山入山大門了。

此時已是下午近傍晚時分,山路上已是下山之人居多。

蕭逸雲看了看天色,沿著那“自古華山一條道”直向南峰方向行去。

蕭逸雲在玄天門時期,就曾跟隨師父天風道長一起多次外出曆煉,走訪過的名山大川多不勝數。但像現在這樣的登山途徑,卻是平生第一次。相較以前攀過的深山老林,這樣的登山簡直和走平路沒多少區別。

沿途的道路之上到處能見人工修葺過的痕跡,所有的絕險之處不僅加修了走道,還增加了防護之用的護欄鐵索之類的東西。一路之上,更是能不時碰到一些談笑自如的老弱婦孺。這讓蕭逸雲想起新學的出自被譽為一代偉人的毛澤東的一句詩,天塹變通途。

以蕭逸雲的腳力,太陽尚未落山,蕭逸雲就已經登上南峰絕頂仰天池。

按照華山介紹,這南峰是華山主峰中最高的,能俯瞰黃河渭水。蕭逸雲在峰頂四麵看了一下,落日斜陽下,這裏的視野確實開闊,隻有東西兩側依然是莽莽群山。

蕭逸雲登上這最高峰,隻略轉了兩圈就直轉下山路了。

這華山絕頂景致雖好,但人工痕跡過重,大大影響了原有的自然神韻。見慣了素麵朝天,鉛華不染,凡人絕跡的名山大川的蕭逸雲,還沒將這些放在眼裏。

按照這裏的登山路線,蕭逸雲一路直下到西峰後,再轉往中峰,途中仔細看了下幾處景點後,到中峰時太陽已完全沉入了群山之中。按照自己在山頂上所見的山峰情況,蕭逸雲在下中峰的途中就脫離主道,晃入了深山密林之中,直向西麵的群山撲去。

以後的路,就隻有在山溝溝裏轉悠了。

按照鬼道宗修煉之法來看,他們的宗門或修煉之地都應該在深溝極壑的陰寒之地才對。

蕭逸雲晃入山林,下到山穀之內後,稍作休息,等到月光灑下後,才繼續沿著樹影斑駁的溝底小道向前走。

能否找到鬼道宗的修煉之所,蕭逸雲心裏沒有一點底。時隔兩千多年後,在這個在凡人界根本沒有一絲關於修士信息的世界裏,蕭逸雲在心裏早覺得修士界已經銷聲匿跡。

兩千年前,師父天風道長就說過修士界正在沒落。

隨著凡人界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修士界的地盤相應越來越少。最重要的是,凡人開山造田,移山開路,極大的破壞了修士界賴以生存的靈氣之源——靈脈。

修士界卻不得不緊守不得幹預凡人界事物的天條鐵律,眼睜睜看著修士界被釜底抽薪而不能自救。

在意外落到現在這個世界的蕭逸雲看來,以現在凡人界足以移山倒海,毀天滅地的發展水平來看,就算是修士界還存在,也隻有挨邊站的份。這讓一貫視凡人如草芥,自視甚高的蕭逸雲,在近一個半月的學習之中明白這些的時候,著實抑鬱了不少。

走在穀底的蕭逸雲懷著一絲僥幸,盡力感覺所經之處的氣息。

自己曾經近距離接觸過師父天風道長給古老魔煉魂缽時,煉魂缽那種深入神識的陰冷之氣。此刻的蕭逸雲,就是專為尋找這類氣息而來。

當然,如果有靈氣的氣息就更妙了。不過,在以修習陰寒功法為基礎的鬼道宗修習之地,想要找到屬於極陽之氣的靈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一路之上,直到月亮西斜,蕭逸雲所見陰寒之地不少,但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卻遲遲未曾出現。

蕭逸雲待得月光消失後,找了棵有巨大樹冠的大樹,躺在樹杈之處過了一夜。

如此走走停停,偶爾弄上一頓野味燒烤,碰上野果就吃上一些,猶如回到玄天門時期在外曆煉的蕭逸雲,在華山以西的群峰中轉了三天後,終於在一個絕壁之處發現了一絲熟悉的陰寒之氣。

蕭逸雲遁著這一絲氣息,很快就發現了絕壁之上,離地約三四丈高的地方,修士常用的岩石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