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韓非和沁兒並沒有回到NJ,而是去了BP。在韓非和沁兒趕到半路的時候,接到了沁兒父親的飛鴿傳書,沁兒的奶奶生病了。沁兒收到消息,詢問了韓非的意見後,一幹人開始朝著BP趕過去。

BP比不上NJ的發展,但也算得上是曆史名城,有著豐富的文化積澱,古色古香。相比NJ少了幾分妖嬈和誘惑,多了幾分厚重和溫婉。

沁兒奶奶的家坐落在BP市中心附近,沁兒的奶奶在BP也算得上是一位名人。東邊三個省逃出家園的民眾,全部湧向BP。起初,BP政府還能接濟,到了後來,人數越來越多。BP政府以抵禦外寇、預防奸細的說法,築起了阻隔線。未曾朝著外寇開過火的槍支,先在可憐的同胞身上試驗了一番。沁兒的奶奶聽聞了此事,帶領家中所有子弟聃壺攜漿,散盡家財和BP當地的富豪開賑救濟粥。逃難群眾見有了吃喝,在防線外紮營住了下來,浩浩蕩蕩,整個將BP圍了小半圈。

沁兒的奶奶當時被BP的護衛隊抓了起來,已近八十高齡的老太太在監獄足足生活了半個月。本來,老太太剛被抓不久,市裏就來了人,要求將老太太‘請’出去。可請神容易送神難,老太太在監獄中賴著不走。最後省長出麵都沒能送走老太太。

家中的親屬將消息告知了沁兒的父親,沁兒的父親第二天便到了BP,滿麵風塵的包震端著一碗八珍粥跪在了逐漸消瘦的母親腳下。

“母親,喝粥。”

老太太直接將粥打翻:“我喝粥,外麵的災民吃什麼?”

“這件事由兒子來解決,我一定會給母親一個交代。”

“不是給我交代,是給外麵的災民們一個交代。”

說罷,老太太想站起來,包震趕緊扶著老太太。但在他的攙扶下,老太太右腿彎了一下,差點跌倒,疼的老太太眼中冒出了淚花,但被她忍了回去。

包震眼含淚光的說道:“母親關節不好,還是趁早離開陰暗潮濕的牢房。”

老太太無奈坐下說道:“牢房陰暗潮濕,但至少有瓦遮頭,三餐有飯。”

包震無話可接。

老太太繼續說道:“你在外打拚功名,我能理解,但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處。老太婆不知道為什麼將大片祖宗的土地送給外人,但是怎麼能眼睜睜看著同胞挨餓呢?”

“今天我就把話放在這裏,外麵災民的問題不解決,我就絕不出去。”

包震這些年來,問心無愧,無論與人與己,但是對於很多事情是無能無力的。起初的熱情並沒有被澆熄,但官場這些年,總會把人變得有許多顧慮。

包震對著老太太叩了三個響頭後,帶著沁出血珠的額頭轉身離開,帶著最初的自己去找當時BP的官員。

政府官員對於包震都是禮遇有加,但一旦提起賑濟災民的事情就支支吾吾,最後市長拍板決定賑災,然後一行人喝了個昏天黑地。

第二天,城外的災民都分到了賑災粥,像白水一樣的粥,最可恨的是他們派去發粥的人竟然是以前老太太所用的那些人。這算是警告,警示BP是他們的地盤,包震不要管閑事。賑災所要花費的錢財全都是他們視為自己錢袋子的公款,平時做做戲也就罷了,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立刻翻臉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