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試描· 大衛-韋斯特(1 / 2)

軌跡

2011年4月17日,洛杉磯,黃蜂109-100擊退湖人,如果大衛-韋斯特接受記者采訪,他大概會一臉平靜,然後扔下一句:“我沒看比賽,但我早上起來聽說我們贏了。”

這場勝利沒有他的參與,是保羅和眾隊友的一場追擊,但這不妨礙他的心情,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是這支球隊的一份子。

父親196公分,母親183公分,小時候基因裏刻下的那些不同注定了他以後的路。1981年,他出生於新澤西。那時的他不會想到,自己會在22年把自己的人生意義定格。

2003年他22歲,站在那個日後寫入曆史的選秀大會現場時,他沉默而木訥,像個從鄉鎮來到城市的旁觀者。勒布朗-詹姆斯站在舞台中央,他則像個獲得心儀玩具的孩子,靜候黃蜂在第18位把他選走。

新秀賽季,他十分配合的打出場均4分4板,向一貫感覺良好的輿論映射出一個大四生的輪廓:低調而沉穩,冷靜又不失睿智。即便如此,媒體仍然這麼說:“黃蜂為什麼選了這麼個人?”

疑惑的讓人苦笑?也許我們忘了大四生一貫的風格:他們極少一鳴驚人,卻很難不經過磨礪就發光。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得失就感到沮喪,他們隻是等待。等待自己人生最給力的轉折。

安東尼學會一整套進攻技巧,勒布朗成為對手防線的噩夢,韋德戴上了戒指,2005-06賽季,03一代的新秀們以同一個節奏天縱奇才飛雲化龍。大衛-韋斯特平靜地微笑,傳播學帶來的特質使他精準穩定,在訓練和比賽中,皮球一次次穿過籃網。

安東尼的轉折是他的磨礪,勒布朗的變化來自技巧和力量的完美結合,韋德則用天賦引來鯊魚,把獎杯留在了邁阿密。

大衛-韋斯特的幸運,是遇到了克裏斯-保羅。

2005年末,黃蜂把球隊交給保羅,然後放任一幫年輕人飛奔。在這其中,韋斯特沉靜如同穩定器,他一次次的跳投,單調的節奏重複如同機械。

後來時間讓我們明白了不少東西,2005年他在奧蘭多掃落34分鎖定勝局;2007年他場均18.3分,2008年他和黃蜂一起飛升,在諾維茨基眼皮底下解決小牛,2009年他場均搶下9個籃板……

你大概已經知道,生涯的起伏對他來說,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

2010-11賽季,克裏斯-保羅全季帶傷作戰,韋斯特場均18.9分,命中率50.8%,考慮到他的跳投比例,這個數字令你無法忽視。

賽季結束,黃蜂位列西部第7,成功進入季後賽。直到某個下午,保羅帶領他們在斯台普斯掀翻了衛冕冠軍。

麵對記者,保羅承認了隊友的傑出,私下談論時,他說:“我們贏了,可是大衛不可或缺。”

如今我們無法從媒體的報道中翻到這句話,但考慮到保羅的性格,你會懂得這句話的價值。

承擔

事實上,自2005-06賽季遇到克裏斯-保羅以來,六個賽季過去,大衛-韋斯特場均近19分8籃板,他的職業生涯如同平靜的湖水,美麗靜謐幾無起伏。如果繼續下去,他會是球隊曆史上最好的二把手,最穩定的火力輸出,以及最有責任心的兩個人之一。

克裏斯-保羅遭遇了傷病,黃蜂站在十字路口,彷佛一個領袖承載了球隊全部的命運。

後來保羅說:“我了解這支球隊的結構,這支隊伍有我和大衛-韋斯特兩個全明星,隻要我們發揮好,我們就能擊敗任何對手。”

他始終不是個普通人,他知道,自己該承擔些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