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戰前的準備(1 / 2)

老道放下槍,用手電照向了砸開的岩壁。

老道湊近了仔細觀察著,確定了裏麵也有藍色金屬,才對三人說:“含量已經不錯了,但是估計開采依舊要費不少事。”

熊立誌用燈光也照向了那裏,看到巴掌大小的地方有六七顆大小不一的金屬顆粒。

他心裏估摸一下,魔鬼島不通水,不通電,要用人工把岩石鑿下來,粉碎,篩選……

無憂島隻有三百多人,人來少了,開采不了多少藍色金屬。

人來多了,又影響無憂島的安全和日常生活。

要是能用炸藥和機器就好了。

專業的機器不好找,可炸藥多的是。

當熊立誌把用炸藥的想法說出來後,連他自己都覺得不靠譜。

山洞的空間那麼小,萬一把山洞炸塌了怎麼辦?

四人想不出好辦法,看來隻能從無憂島派人一點點的開采了。

在這個地方做好了標記,四人打著手電又往裏走,然而直到山洞的盡頭也沒有再發現一點點藍色金屬的蹤跡。

山洞的盡頭足足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熊立誌不死心,讓大家好好的查看一番。

一個小時後,王秀彎的腰疼,坐在一塊石頭上,叫苦連天,死活不想找了:“立誌,真的沒有了。”

遠處的熊天翔和老道也過來了,他們也沒找到藍色金屬的蹤跡。

熊立誌看看腕式手機,已經下午五點了,島上還有個打不死的小強,熊立誌覺得天黑了不安全,於是和大家商定,等無憂島穩定下來後,立馬帶人開采藍色金屬。

用腕式手機對山洞做了定位後,順著原路找到了童雪兒六人,大家一起走到海灘時,天已經黑了。

看守船隊的護島隊員也沒發生什麼意外,大家高高興興的回到了無憂島。

現在的無憂島除了八個瞭望塔,還有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巡邏。

熊立誌上了島後,看到很多人正在忙碌,他抓住一個扛著袋水泥的護島隊員問在幹什麼、

“島主,哦,不,領主。洪主任正帶著我們修地堡。”小夥子扛著水泥樂嗬嗬的回答。

熊立誌記起來了,當初洪北山建議修建的混凝土城牆中,是隱藏有地堡的。

他們來了興趣,興致勃勃的隨著人群來到了一處正在施工的地方。

熱火朝天的改造運動早開始了,熊立誌從邦加島買回了更多的建築材料,沒有壓土機,就用巨大的圓石代替。

大家還把鋼筋混凝土圍牆修建在了樹林之中,從海麵上根本看不到絲毫痕跡,起到了隱蔽作用。

在一段混凝土城牆的中間,挖了一個圓形的坑,估計有一米半深,直徑大概有三米,有人在一邊攪拌著混凝土,有人在支木頭殼子,有人在支好的木頭殼子裏紮鋼筋。

洪北山正站在高處指揮,看到熊立誌過來後就和大家打招呼:“回來了,事情辦的順利嗎?”

“亡靈金屬找到了,回頭給你細說。”熊立誌站在坑邊上正低頭,觀察村民們往紮好的木頭殼子裏澆築混凝土,“沒有重型機械挺費勁的。”

“是挺費勁的。”洪北山無奈的說,“地堡做成後,厚度差不多五十厘米後,地下一米半深,隱藏在鋼筋混凝土城牆中間。

海盜沒什麼重武器,防個rpg火箭彈之類的綽綽有餘,就算是北約120米坦克主炮,打的角度不對,也打不毀。”

洪北山設計的地堡有六個小圓孔做為射擊孔,每個地堡配備兩人,一個機槍射手,一個負責彈藥,還負責觀察。

如果發現海盜之後,地堡將做為重火力點,用機槍從側翼和正麵對衝鋒的海盜射擊。

如果兩個地堡的機槍配合好,能在左右兩個個側翼形成交叉火力,那就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銅牆鐵壁。

加上城牆上的護島隊員的火力補充,隻要海盜沒有重裝甲,絕對讓他們插翅難逃,來兩個死一對,來四個死兩雙。

王秀不解的問:“為什麼要從側翼射擊,用機槍直接掃射不行嗎?”

“八婆,教官們講課時你蹺課了吧?”燈光下,熊立誌驕傲的嘲諷王秀,一副勞資我知道的神情,“側翼射擊時,敵人的衝鋒隊形明顯的目標密度大,縱深長。

同樣的一個射手,同樣的一挺機槍,但是子彈的擊中率提高了很多,造成的傷亡成倍的增加。”

“對,立誌說的對。”陳天俠很清楚部隊的這一套,“這叫機槍交叉射擊法,是德國人首先發明,並把它運用到了戰場。

1915年索姆河戰役,英國步兵衝鋒,絕大部分就是死在德國機槍手裏。”

方法是挺好的,然而洪北山有些為難:“機槍不夠,人手也不夠。”

熊立誌則不管那麼多,讓洪北山繼續建造混凝土工事,寧可讓地堡空著沒人用,也不能機槍買來了,卻沒地堡安置:“山叔,盡快給護島隊培訓,培訓完了,我們馬上去搶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