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性格和行為上的某種缺陷。我們也不能去苛責每一個人,因為必須要去尊重染色體的不同和後天通過環境習得的差別。但是自私與狂妄從來都不能夠被一筆帶過,很喜歡高中時期需要背誦的一句話:“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而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大概也是指在人生的某個節點,看到了差別,所以也應當分別。不用說再見,因為江湖深遠,也許不會再見。
剛上大學的你可能原來以為一切都很美好,可當現實的棒槌敲打在你身上的時候,是真的能夠感受到那種切膚的疼痛的。原以為的小美好仿佛都隻存在於童話中。善良與理解好像也隻能給你一次,你一旦辜負了我,也就應該想到我們不會再有好的可能了。但人心肉做,午夜獨自舔舐那個被用友情的名義捅下的傷口,還是覺得好痛好痛。
遙想起十幾年前,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大家都單純的像是一株水晶。沒有沾染上任何雜質的你們真的是可愛得緊。很多年後的現在也還是喜歡和小學同學一起出來玩,回想一下小學時光,似光似影,仍然能夠追曆在眼前。
沒有人是聖人,大都性俗。所以吧,上文提到的那些淡然可能也隻是種虛妄。如果覺得累了,不想再傾訴的時候,那就搬一把椅,背對背擁抱,讓陽光驅散陰霾。應該要給自己去尋找一些興奮點。不能活得太累。
記得人生的第一位導師曾經說過,年輕人應當是充滿朝氣的,因為人生的這個階段你有無憂無慮的資本。但是當年齡轉到25的指針時,你就又要或者不得不去承擔某種責任了。
所以趁著年輕的時候需要去敢愛敢恨敢做一次,但是也要切記把握一個度,不能傷了別人還毀了自己。你要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得是非常喜歡的那種,因為這樣才會在無聊和壓抑的時候,有個精神寄托。
有時候覺得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細小的事情和細節會讓你明白太多太多。好的壞的其實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一種經曆,豐富的不僅僅是閱曆,它傳唱的更像是一種人生信條。前兩天看到曾經為我們書寫了“鄉愁”這篇經典的餘光中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內心中也突然意識到影響了一代人的偉人終究是離我們遠去了。鄉愁還在,可這個世界上卻再也不會有餘光中先生了。離別縱是悲苦,但大陸永遠是先生的停靠港灣,也願靈魂棲息天堂的您不再愁苦。
清音魍魎,似風如舞。多麼不容易,我們來人間走一遭,多麼慶幸我也還能看得開看得透。人啊,其實生活的圈子並不大,轉身也就可以遇到了。凡事都請給別人留一個餘地,因為那個空間也將是你被別人接受和包容的餘地。
嗯,仔細想想,生活還是美好的多。
------題外話------
搬一把椅,背對背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