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四大神功之求不得(2 / 2)

天地茫茫的孤寂無助,三人的相思之中最痛的是在峨眉金頂之上求不得的郭襄,最悲的是在昆侖玉虛雪山之上放手的何足道!

放手很難,為愛放手更難!懂得放手更是難上加難!

這就像飛鳥與魚的相愛,它們愛得愈深,彼此不能同時擁有天空和海洋的痛苦就愈深。“如果你對天空向往,渴望一雙翅膀,放手讓你飛翔” 。

當真愛讓彼此都失去了自我,都遠離了最初向往的自由,如果坦然放手能令對方飛向天空,那麼這放手並不是放棄;放手的是世俗的依偎,不放棄的是給對方終身幸福!

為讓郭襄擁有的更多,何足道艱難的的放手,何足道瀟灑的離去,然而就在他轉身的時候,不知道這位自喻為琴、棋、劍三聖的人,是否單單想做一個情聖,在最美的年紀,遇到那個清雅秀麗穿著淡綠緞子的皮襖的女子!

不知在昆侖玉虛雪山之上,看著漫天飛雪,是否想起少室山上的琴棋鬥藝!

或許何足道會想,若是能在最美的年紀,遇見那個讓他傾心得女子,就不會辜負自己一生癡情!

【風雨歇處便江湖!泊舟於禪心微起處!亦榮亦枯,一念生刻骨!】

【日月盡,一回顧。江湖何處起浮屠。坐忘山河,相忘於朝暮。】

【眾生哀苦,如有願四方皆普度。蒼穹裏,化得三清淨土。】

【世人妄自癡纏過,喜悲苦樂。偌大天地竟是求不得,歸舟放鶴】

【紅塵如何,人間如何。】

【世人妄自執迷過,命數幾何。偌大天地竟是求不得,癡妄一刻】

跟學會放手的何足道不同,在武當山太和宮中參悟太極,完善太極神功的的張三豐,卻在年少時想愛而不敢,成名後敢愛卻愛不得,得道之後,卻幡然醒悟,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少年之時張君寶必須獨自麵對命運的挑戰,實現生命的自我價值。決心不去寄人籬下,而奮發圖強,自立門戶。

張君寶獨自上武當山修煉,終於豁然貫通,體悟了人生宇宙,武功道學的真諦,成了一代宗師。

由張君寶到張三豐,自己拿主意,有主見是第一因素,這其中郭襄帶給他的是榜樣,也是動力!

張君寶對郭襄,有一種少年人獨特的微妙的敬慕和好感。郭襄的獨立,俠義情懷,見義勇為,打抱不平,無疑給了張君寶內在的影響。

張君寶很想做出成績來給郭襄看,讓郭襄驚歎,改變郭襄對自己的觀感,其實這也是張君寶秘密的進取動力之一。

張三豐從少年的張君寶中脫胎換骨,一代大宗師的氣派已正大莊嚴地在堂皇鋪排,德高望重,嫉惡如仇,老而彌堅,體悟了生命的真諦,大度中又有平易的詼諧,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真實而豐神飽滿的人世間的得道之人。

可正恰恰是這樣有血有肉的得道之人,更是將心中所愛銘刻於心!

武當巍峨聳立,金殿疊影!都難抵消張三豐心中的孤寂!

或許他已經明悟,當年的事情,都是機緣巧合,都是一場美夢而已!但是張三豐心中未必沒有把那夢境銘刻於心,不想將其破滅的幻想!

既然夢不久長,何不把夢做得更美、更奇、更險?既然人生短暫,何不把生命創造得更光彩、更飛揚?

就像郭襄削去三千煩惱絲,想要忘卻那已乘神雕而去的楊過,卻偏偏銘記風陵渡一樣,都是自欺欺人罷了!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江湖兒女江湖行,中間多少風波事!

無論是王重陽和林朝英,還是張三豐和郭襄,一個情字,糾纏了多少江湖恩怨是非,消磨了幾朵英雄氣概豪情!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飛花逐月,臨風作詩!

愛情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其過程如煙花般絢爛多彩!可是若命運的邂逅終結在江湖之中,其中的愛恨情仇,豈是一個情字所能表達的!

若是一個無情的人,遇到一個有情的江湖,心靈也會漸漸溫暖起來!若是有情之人,遇到一個無情的江湖,卻是一個人心險惡,無情無義,人人皆為禽獸不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