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思維和古人的思維不一樣,她在那個時代,也是個很平凡的人。
“吃飯吧,我都餓了。”金氏和吉氏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她們讓大家吃飯。
家裏人依舊分兩桌用膳。
四位最年長的長輩和陶金芸、李秀娥坐在一起,其他晚輩坐一桌。
南宮晟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肥腸,嚐嚐味道怎麼樣。
“東籬哥,如果我不說它是肥腸,你恐怕也不認識這種食材。”沈清月見南宮晟吃得津津有味,她也很開心,這做菜的人,都希望品嚐者能夠喜歡他們做的菜。
“我喜歡辣的食物,越辣越有感覺,還有這肥腸的嚼勁也讓人回味無窮。”南宮晟喜歡這道菜,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什麼食材,他還真嚐不出來,它是什麼食材。
“修遠哥哥,你們也嚐嚐,好給個意見。”
沈清月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如果他們都覺得可行,她打算去大酒樓試一試。
南宮晟再品嚐一塊,才給出可靠的建議:“這道尖椒溜肥腸適合放在大酒樓賣,大酒樓之間的競爭大,誰家有新菜品,誰家就占優勢。”
“東籬兄的建議不錯,但有些人吃不了辣的食物,我們還得考慮這個因素。”李修遠考慮得比較長遠,他把客人對食物口味要求加了進去。
“鎮上的大酒樓要數聚福樓最出名,阿鶴考上秀才的那一年,我們去過聚福樓,裏麵的菜好貴,一道醋溜小白菜也要個幾百文。”吉氏不太看好這樁買賣,大酒樓的要求高,他們作出來的菜像一件藝術品一樣,非常精致,看得都舍不得吃了。
“這就是大酒樓和小客棧的區別,我和小月兒還在商量,要不要做點小本買賣。”李修遠看好沈清月,他真的很佩服她,就算是一種最普通的食材,她也會把它做成美食。
“你們要做生意?打算做什麼?”陶金芸聞言,有些好奇。
“初步計劃開一家麵粉館,不過是和其他人合作。”李修遠笑容滿麵地回答陶金芸。
“和誰合作?”李秀娥問道。
“我朋友。”李修遠很有耐心地回答每個人的問題。
“小月兒,這肥腸還有其他做法嗎?”南宮晟看中這道菜,他想放在他的店裏賣。
“我可以慢慢研究。”沈清月沒有說她會做,而是用了研究一詞。
吉氏逐笑顏開地看著自家孫女:“我家月兒是受過菩薩點化的,她什麼都會。”
“小月兒,這道涼拌折耳根也很好吃。”
南宮晟一一嚐過之後,十分滿意。
雖然這些農家菜看似不起眼,但確實好吃。
“我打算帶上折耳根和肥腸菜譜去找聚福樓的老板談一談。”
沈清月決定去試一試,像那種大酒樓,最缺乏的就是新菜品,如果他們要她的菜譜,她還可以免費贈送一兩個菜譜。
聚福樓是南宮晟的產業,他想先去打個招呼,免得掌櫃一出來就喊他東家,到時候會穿幫。
南宮晟收到暗衛傳來的消息,說他朋友來了,他想去鎮上見他的朋友:“小月兒,我們下午去吧,我順便去鎮上辦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