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姬瑩(1 / 2)

第二十七章

清晨,朝陽初升,晨光如解凍的流質從中洲境的最東部的潦海盡頭,一點一點延伸向千裏大地,直至陽光爬上天都城頭,第一縷陽光灑滿天都城內的每一個角落,彼時城門早已大開,進出的人們隨著朝陽的緩緩升起也開始漸漸密集。

“嗬嗬,不枉我們日夜兼程,終於算是提前兩天趕到了。”袁長老望著遠處城門上巨大的天都城三個字,不禁鬆了一口氣。

“是啊,孩子們這些天日夜兼程也都累了,剩下的兩天就讓他們好好的休息準備一下。”任長老捋了捋白須和藹道。

“那便一齊進城吧。”潘長老神情也是一臉放鬆。

從遠處觀望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待走進被城牆那巨大的陰影籠罩之時,葉雲與這些初次來天都城的弟子隻怕無一不被深深的震驚。

從這座龐大的城牆足有十幾丈高,全部由無數的巨大青石組成,高大雄偉,給人一種極度莊嚴巍峨的感覺。

葉雲終於理解當年周朝湮滅時,那些修者為何要那般聯手保下此地,這恐怕就是那些人心目中的聖城吧,每十年一次的百宗會武,就像是虔誠的信徒朝聖一般,一批又一批的修道者來到此處接受洗禮,持續了千年不斷。

這些城牆已經不知道在這片土地上矗立了多少年頭,曆經多少滄桑,但似乎每個遠道而來的人,都會被這種場景震撼,打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敬畏感。

走進天都城果然繁華一片,中央大道極為寬敞,能供四匹馬車並排而行,街上的行人摩肩擦踵,推著獨輪車送貨的、挑著扁擔趕集的、扛著冰糖葫蘆叫賣的、趕著老驢拉大車的絡繹不絕,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朝氣,容光煥發。

一路前行眾人皆掩飾著內心的激動,這繁華的景象是宗門中遠遠不曾見過的,沿途盡是酒樓食肆,紅牆青瓦,早已讓人忘了這座城池當年曆經的傷痛。

三位長老帶著觀雲宗眾弟子並未在城裏做逗留,而是目的明確一路朝著中央大道的終點,天都城的周朝皇宮直行而去。

一位身穿深藍色長袍的中年男子帶著幾個隨從在半路攔下觀雲宗眾人,作揖笑道:“看各位的衣著打扮想必是觀雲宗的仙家吧,不過似乎未見到滄離宗主前來。”

潘長老笑著回道:“正是,宗主因俗務纏身暫在處理,怕耽擱了百宗會武,便讓我們三個老家夥帶人先來撐撐場麵,他處理好隨後便來,這位大人可是來接引的。”

那中年人微微笑道:“長老嚴重了,大人的稱呼不敢當,叫我魯衛便好,各位遠道而來一路車馬勞頓辛苦了,先隨我入宮暫作安歇吧。”

“多謝。”旁邊的袁長老與任長老也是作揖謝道。

魯衛領著觀雲宗眾人一路穿行,直奔前方的宮殿而去。

“哇!”才到宮殿門前,眾弟子便被眼前的氣派所震驚,忍不住齊齊驚呼道。

隻見前方又是一座十幾丈高的城牆,光那拱形大門便有五六丈高,紅色院牆左右橫向延伸竟有數百丈,紅牆上的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入了那拱形大門,裏頭的景象更為震驚,眼前極為寬敞的廣場上,均是用白玉鋪墊,過了白玉橋後,遠遠望去,處處林立著各色的宮殿式樓閣,在正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增添了十足的輝煌與威嚴來,如此黃金瓦、青玉磚、白玉地,景致之富貴,真是天下何處可及。

魯衛帶著眾人一路折轉,過了一套又一套的拱門,終於停在一個紅朱漆的大門下,隻見其上懸著金色楠木的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書寫著三個大字“聚仙宮”。

魯衛回頭笑道:“此處便是專門為修士準備的居所,先皇們因為怕修士們不喜歡這些俗世的金碧輝煌與雕梁畫棟,便特地開辟了這一處居所,還望諸位不要介意,我便送到此處了,裏頭會有宮女領著諸位歇息,之後有什麼事我會再來通知。”

隨後一位宮女便領著眾人進了聚仙宮,眼前景色讓眾人眼前一亮,像是入了另外一片天地,這分明是進入了花海一般,放眼望去湛藍的天空下,各式竹樓木屋在姹紫嫣紅的花海中林立著,百碟淩亂其間,靈鳥脆鳴其上,一簇簇修竹迎風而動。

眾人在宮女的帶領下繞過數棟竹樓,在一個三層閣樓前停下來,宮女回頭對著觀雲宗眾弟子道:“三位長老與各位仙家就暫且住在此處吧,另外附近的一些閣樓也都住著各地的仙家,還望各位能和氣相處才好。”

語畢,宮女鞠了個躬便從容離去。

當夜,觀雲宗眾人洗去煙塵便早早入睡,而葉雲卻有些難以入眠,他從未想到這麼快就走到了這一步,如果真在此處見到了母親姬瑩,他該怎樣麵對,姬瑩又認得他這個兒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