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彈殼文學賞析(1 / 2)

子彈殼文學賞析

文學評論

作者:劉彤彤

摘 要:《子彈殼》是薑貽斌的一片中篇小說,以窯山與文革為背景,通過孩子所玩的子彈殼為切入點,導致的一係列家庭風暴,最終使原本平靜的一家四分五裂的悲劇故事,本文以作者,曆史文化背景,情節設置與人物設置為角度,深入討論了《子彈殼》的文化啟發與社會意義。

關鍵詞:《子彈殼》;薑貽斌;曆史環境;人物設置

作者簡介:劉彤彤(1993.11-),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本科在讀。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1

想要真正的賞析一部文學作品,對作者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每一位作者都擁有一個剖析社會的獨特角度,這個角度與作家的生平經曆和人生思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聯係。

薑貽斌自幼置身生活的底層,曾待過業、當過知青、做過礦工、在窯山中學教過書,可謂飽嚐了底層賤民精神的屈辱和困苦。他以悲天憫人的情懷,細致綿密地描摹底層卑賤者的心靈狀態,並不由自主地注入自我的情感記憶和人生感悟,從而開創了一個思考國民心理素質的獨特領域。【1】正因為作者獨特的視角,他的作品才值得一讀。作為薑貽斌的中篇小說之一,《子彈殼》不僅是他傳統煤山小說係列之一,更是以文革時期為背景,環境與文化都是薑貽斌最為擅長的,所以這篇小說可以說是他的上佳之作。

小說《子彈殼》講述了一個時間跨度不長的小故事,這篇故事通過窯山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打彈殼作為文章的切入點,以一個叫毋勝利的少年渴望多贏彈殼,因為誤會而改了名字,從而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這個少年隻是單純地想贏彈殼,這個簡單但是卻強大的願望在他的內心紮了根,瘋狂的生長,但也就是因為這麼個簡單的願望,使得他的誤會而改變了兩個家庭,也改變了他的人生。文章由誤會而起,誤會更推動了情節的發展,這不由得世人唏噓感慨,但這也從一個方麵表現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不信任,如果李上遊沒有弄虛作假,如果毋勝利可以信任自己的父母說出原因,如果毋勝利的父親可以多信任一點自己的妻子,那麼這一切也許就不會發生。

從文章的環境來說,薑貽斌生長於窯山之中,以他對窯山生活的熟悉,陸陸續續發表了30多篇窯山風情小說,以他獨特的生活感受,寫出窯山普通人的生活和命運。【2】他雖然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是他的作品大都聚焦鄉村,因為他所懷念的生活已隨著現代化的生活紛紛消逝。薑貽斌作為一個作家,所能做的隻能是執筆將以往書寫,把記憶中的曆史與故事交融。使窯山,煤工等一些已經在消失在視野中的名詞再次活生生的站在讀者麵前,這無疑是窯山文化的勝利,更是對過往的緬懷與複興,這是一種文化的溫故,也是脫胎於過去的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