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代詞人筆下的妓女群像(1 / 3)

宋代詞人筆下的妓女群像

文學評論

作者:王雅楠

摘 要:宋詞中涉及了大量妓女形象,本文通過宋代詞人筆下豐富多樣的妓女形象,把她們置身於宋代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中來觀照,從不同角度具體分析四類妓女形象的內心情感世界,以便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妓女群體基本功用外的情感內涵、文學文化意向、人文底蘊和藝術魅力,並深度嗅觸、全麵透析宋代豔詞文化,領悟其真諦。

關鍵詞:宋代;詞人;妓女形象;豔詞

作者簡介:王雅楠(1988-),甘肅張掖人,中南大學文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3

妓女可分為宮妓、官妓、營妓、市妓、家妓,也可分成官妓、私妓,還可以分為藝妓和色妓兩大類。此處所言之妓女多有別於今日之妓女,她們多數賣藝不賣身,或以賣藝為主賣身為輔。妓,女樂(陸法言《切韻》、《康熙字典》、《辭源》),非娼也。宋妓必須經過專業訓練,兼備才、情、色、藝。她們個個貌美如花、多才多藝,鮮活了整座宋詞大花園。妓女最是詞家的獨鍾,詞人們或言其豔媚才情,或憫其不幸身遭,或謳其尋情追愛,或抒其離愁別恨,或褒其高潔品性。她們是宋詞這座文化大廈不可或缺的磚瓦,是宋詞文化中一道最綺麗的景致!

(一) 貌賽天仙,才藝雙馨,驚羨全國的明星妓女形象

話說宋代名妓,當推皇帝魂牽夢縈、舉國垂涎的第一名妓李師師為最絕。狀其美貌,借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和“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衛風·碩人》)這兩句再恰當不過了。論其才藝,晁衝之有詩“看舞霓裳羽衣曲,聽歌玉樹後庭花”。不僅宋徽宗是她的入幕之賓,就連水泊梁山108將的統領宋江,也千裏迢迢,冒死潛入汴京,一親芳澤。為之傾倒的高官臣宦、文人墨客更是不計其數。

晏幾道的《生查子·遠山眉黛長》,畫黛彎娥、纖腰細肢,美麗如畫,躍然紙上。著名詞人張先曾專門為這位最負盛名的妓女李師師新創詞牌《師師令》並作詞“香鈿寶珥。……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裏。”細膩精致地勾畫出一幅師師麗妝與倩姿的美麗畫卷。

麵對這位眾人心中的“尤物”,哪位詞人能忍心不讚美一番,“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擅寫男歡女愛,曾這樣言簡意賅,生動傳神地描寫師師傾國傾城的麗容,“年來今夜見師師。……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一叢花》)燈下倩影,清歌妙舞,眉目含愁,寫絕了一代名妓的風情韻致。文字清新明麗,音韻協暢和美,感情深婉綿長,讀之令人一唱三歎,不知不覺間,心為之動,情為之移。而寫師師寫的最出神入化當屬精通音律、享有“詞家之冠”美名的周邦彥了。周美成有詞《玉蘭兒》,“鉛華淡佇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記錄他初見李師師的印象,還作《洛陽春》“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一件發生在宋徽宗、周邦彥、李師師三人間的風流韻事。

北宋錢塘名妓琴操,蛾眉曼睩,稚齒婑媠,纖手蠻腰,美人胚子一個,品琴論詩,唱詞弄舞更是了得,曾把秦觀的《滿庭芳》改韻換字,而詞的意境美、風格美和藝術美卻毫發無損。琴操因東坡而得到代代文人的憐惜,玲瓏山也因有琴操而千古聞名。先是暗戀秦觀,後與蘇軾有一段風雅之交,終出家為尼。秦觀也有很多香詞為其而填,如《踏莎行·郴州旅舍》。

李師師既沒選擇做皇妃,也放棄了做壓寨夫人,更是沒做周邦彥的妻妾。琴操呢,索性遁入空門,追求隱逸,她們求的是一份恬靜和自適,代表了她們平靜素淡的人生情懷和理想!

(二) 誠覓知音,追求真愛,心癡情癡的妓女形象

愛情日光譜,紅塵處處有。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追求,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歌頌和傳唱、憧憬和讚美都不惜筆墨、不吝辭藻,留下了許多千古詩詞經典和佳句絕唱。“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國風·王風·采葛》)“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司馬相如《鳳求凰》)“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等這樣譜寫愛情長詩、演繹愛情樂章,那我們且看看宋人是怎樣揮毫潑墨話愛情的,張先在《千秋歲》“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中如此激抒亙古不老的愛情信念;秦觀有《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達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子瞻在《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中這樣傳遞愛情的餘韻;《青玉案·元夕》中“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這樣闡釋愛情之路的曲折;柳永作《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來表明對愛情的堅毅態度;《卜算子》裏“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這樣表現對離恨的無限情思,宋人通過一曲曲“韻高而情深,含蓄而發越,情切而意綿,深婉而熱忱”動人妙詞編織著不老的愛情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