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白人擁護種族歧視的社會背景下,少數善良的白人勇敢地站在相反的立場上,挺身而出,伸張正義。史基特冒著觸犯種族隔離法案的危險,主動提出幫助黑人女傭向社會傳達她們的心聲,讓更多的人了解她們的悲慘處境,從而改善黑人的社會地位。在史基特的執著努力下,黑人女仆逐漸放下擔憂和質疑,勇敢地與她並肩作戰,為贏得這場鬥爭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單純善良的西莉亞尊重和幫助女仆米妮。她不分種族尊卑,平等對待黑人,堅持與米妮同桌共餐,並為米妮準備盛餐來表達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時,她看到米妮眼角的傷痕,鼓勵她反抗丈夫,幫助她找到追求男女平等的勇氣,最後敢於帶著孩子離開丈夫。在當時的密西西比州,少數白人對黑人的幫助,顯得力量更大,意義深遠,不僅鼓勵黑人勇敢自信,也呼籲種族間平等互助、和諧共處,從而證明了“幫助”是不分膚色,真正的善行源自善心。
二、人物關係中的二元對立
《相助》中的人物關係主要是姐妹關係和母女關係。其中,姐妹關係的二元對立表現在白人姐妹的不和與黑人姐妹的互助。母女關係中,白人母女間的矛盾和黑人與白人形式上的母女關係也形成鮮明對比。透過這兩組對立關係,弘揚人性的善良。
首先,黑人女仆之間情同手足,而白人的姐妹情則相形見絀。黑人姐妹都是患難之交,對彼此情深義重,尤其是愛比琳和米妮。愛比琳在承受喪子之痛,對生活絕望時,是米妮給予她支持和鼓勵,幫助她重新獲得麵對生活的勇氣。米妮在遭遇解雇後帶著失落感找愛比琳尋求安慰,在發生刺殺黑人事件那夜,愛比琳跑到米妮家,二人互相安慰鼓勵。最後,米妮對史基特說:“你放心去紐約,我會照顧愛比琳,她也會照顧我的。”此外所有的黑人姐妹也都是互幫互助,在優梅被抓後,黑人女仆們一起來找史基特訴說自己為白人服務的故事,準備團結互助,共同麵對困境。與此相對,白人姐妹間情誼膚淺,以自身利益為重,時常發生爭執。她們的交往內容多為娛樂、婚姻和虛偽的慈善,因此史基特與希莉雖相識多年,但感情並不深厚。在工作問題上,希莉等人認為婚姻比工作重要很多,不在意史基特的工作。但出於自身利益,又頻繁要求史基特利用工作之便,發表她的慈善提議。最終,這對曾經的好姐妹由於種族問題的立場不同而反目成仇。史基特的另一位白人姐妹伊麗莎白,因為與自身利益發生衝突,拒絕了好友借用女仆的請求。黑人姐妹的深厚情誼源自於她們善良的本性,而白人姐妹間的衝突很大程度上歸咎於她們自私、冷漠的性情。
其次,與白人母女間的緊張關係相比,黑人與白人形式上的母女關係更為親密。一個母親應當給予孩子疼愛,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思想教育。然而作為母親的伊麗莎白卻沒有做到其中的任何一點,在女兒小梅莫布裏的生命中,女仆愛比琳代替生母履行了一個合格母親的職責。在影片主人公史基特心目中,康斯坦汀也是她生命中的第二位母親。得知母親趕走康斯坦汀,她對其吼道:“她幫了你人生一個大忙,她教我長大成人。”史基特與康斯坦汀更似親密無間的母女。另一方麵,女兒應該尊重、孝敬母親。但是作為女兒的希莉,言行舉止卻與這個標準相距甚遠。對於生病的母親她沒有表現出任何溫暖的關愛,一向冷言冷語;甚至僅因為母親的一次嘲笑,就將其丟入養老院,無情至極。代替她扮演女兒角色的是女仆米妮,米妮一直細心照料華斯特太太,也為因懲罰希莉而連累華斯特太太深感自責,祈求上帝寬恕,米妮儼然更像一位善良、孝順的女兒。無論母親還是女兒,無論黑人還是白人,邪惡的心靈隻會引發矛盾,製造衝突,唯有善良,才能實現人生角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