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表演的情感和心理研究
藝術天地
作者:何曉堾
摘 要:聲樂表演藝術是一種以情感人的心理活動。聲樂表演藝術既是一種充滿情感表達的藝術,又是一種充滿複雜心理運用的藝術。這是聲樂表演的兩個核心要素,對於完美地演唱一首聲樂作品起著決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從聲樂表演的情感和心理兩個方麵對聲樂表演的綜合表現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聲樂表演;情感表達;心理適應;能力研究
作者簡介:何曉堾(1981-),女,重慶萬州人,音樂學本科,講師,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係,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1
《禮記·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生動地表達了人的聲音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源於人的內心情感的反應,人的內心的情感又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物的本質屬性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應。所以,形成了充滿情感色彩的音樂。“樂生於心,人心慘聲哀,人心舒聲和。”[1]說明音樂的產生來源於人的內心深處,但是由於每一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同,內心的音樂意境與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音樂也就存在著不同的意義。有時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同一首作品,卻因不同的作品理解能力、文學修養和內心情感的感受,對作品演唱效果也迥然不同。
一、聲樂表演的情感研究
聲樂表演是一門融音樂、文學、聲樂、心理學和舞台表演的綜合性的舞台藝術,無論是從發聲歌唱時內在肌肉群的運動過程和內心情感的表達與升華,還是從演唱者的生理條件和心理適應能力方麵,都是一個整體的反應,是相互聯係,又相互影響的。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要培養演唱者的“情感表達能力”和“舞台心理適應能力”。
(一)對演唱作品內涵的情感理解力
聲樂表演就是聲樂演唱和舞台形象塑造的綜合。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演唱者優美的歌唱和得體的,與歌曲情感遙相呼應的舞台動作表演,包括服裝和化妝等要素,並以此來完整表達一首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那麼,從哪些方麵來表達呢?這就要求演唱者要對作品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曲式結構的變化、歌曲作品的時代背景、詞曲作者的創作意圖、歌詞描繪的歌唱意境等方麵有充分的把握,聲樂演唱者才能更好地表達作品中的“情”。演唱者隻有具備了自我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後,才能把作品的思想內容上升為人的思想意境和表達欲望與傾向,有了這個欲望與傾向,演唱者的演唱情緒和發聲技巧才會在歌曲表達中得到優化和組合,以生動感人的聲音來表達出聲樂作品的真情內涵。
(二)對演唱作品技巧的情感表現力
聲樂表演是建立在成熟的聲樂發聲技巧的基礎上來進行的,良好的聲樂基礎是聲樂情感表達的根本,因為聲樂藝術是聲音美化與情感表達的藝術,一個演唱者的聲音條件和基本功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歌唱情感的表達能力。一首歌曲的情感起伏與宛轉悠揚靠的是聲音音色與共鳴的整體運用。好的歌唱就是要做到“以聲促情,以情帶聲”的交相呼應,讓歌聲與思想的表達能夠“聲情並茂”。情感的表現力需要精湛的聲樂發聲技巧,演唱者在聲音的共鳴、色彩、力度、強弱、快慢、高低等方麵來表達聲樂作品的思想情感,賦予最高的境界。比如,中聲區時,氣息要飽滿流暢,聲音要圓潤結實,共鳴要洪亮致遠;低聲區時,氣息要柔弱飽滿,強度可控,聲音渾厚平穩;高聲區時,氣息強烈而集中,聲音細而尖,高亢嘹亮,穿透力強。這些都是表達各種音樂情感內容的需要,是演唱者內心情感世界升華的結果。但是,演唱者在演唱活動中也經常出現氣息軟弱,空虛無力;口型運用不當,咬字吐字不清;樂感把握不夠,音準、節奏不準以及喊叫破音、喉部擠壓、聲音細小等不良狀態。這些都是影響作品演唱中情感表達的每一個細節問題,隻有我們認真對待,方可把每一首聲樂作品完美表達,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