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之所以決定要親自拜謁冷開誠之墓,有三個目的:一是為了給足冷小婉麵子,讓冷小婉充分感受到政府的關心與重視;二是為了弘揚民族堅貞不屈的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三是為了教育各級官員,做到忠於祖國,熱愛人民。
對於總書記的此次拜謁活動,從省到市到南豫縣,都高度重視,早就作了周密部署。當然,工作上主要都是由南豫縣政府做的,上麵隻開開會、發發文、動動嘴兒,當然借此吃了幾頓飯。
古墓風景區裏主要是做好衛生工作,並在冷開誠墓周圍又現移植了幾棵蒼鬆翠柏。冷小婉對此感到驚訝,心想這能栽活嗎?溫小飛笑著說這隻是臨時栽給總書記看的。對於這種應付檢查式的浪費,冷小婉有些不滿,可又覺得景區也是一片好心,所以就沒多說什麼。
除了景區要做好衛生工作,凡是總書記車隊所經之處,也全都打掃幹淨了。路邊的樹幹一律塗上了白石灰,像是穿上了白裙子。兩旁的民房也都塗上黃色的塗料,顯得十分漂亮。而有幾處髒亂差難以整治的,則都拉起了高高的圍牆擋著。總之,要保證總書記目力所及之處,盡是鄉村之美麗、農民之富足與社會之和諧。
此外,南豫縣還準備好了迎接、陪同以及送別總書記的所有預案,並會同李特確定了總書記與冷小婉會談的地點,就在別墅裏。
李特認真思考後,請示中央,決定將別墅定名為“溫遇冷研究所”,這樣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個學術機構。考慮到總書記肯定要對研究所裏的各科室進行視察,所以李特還責令各科室認真做好準備,該補的材料連夜補。
不僅南豫縣政府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冷小婉與溫小飛也在積極準備著。當然,他們不需要具體做什麼,主要就是想著總書記來的那天應該說些什麼感激的話。
尤其是冷小婉,她在心裏琢磨著:那天肯定要有記者報道的,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傳出去,所以必須謹言慎語,嗯,應該說得既不諂媚庸俗,又能表達出真誠的感謝,
等一切準備就緒,總書記拜謁之期也就到了。南豫縣人民全體進入了亢奮狀態,街頭巷尾,各門戶網站,還有各個單位的辦公室裏,處處都在談論著這一消息。連許多外國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這天的上午九點二十分,總書記的車隊準時到達南豫地界。南豫縣委湯書記率四套班子全體成員及公安局長等,開車到邊界上迎候。遠遠地看見總書記的車隊時,大家夥就都激動不安起來。湯書記上了車,命令向回開,給總書記的車隊引路,並指示警車留下幾輛壓後。
湯書記本以為迎接工作做得周密無虞,但沒有想到卻受了批評。總書記對前後保衛的警車很不滿意,說這樣的排場,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不相稱的,而這樣的保衛,與政清人和的大好局麵也是不相符的。
的確,總書記自己此行是輕車簡從,嚴格遵守中央的八項規定。
總書記的批評雖然很委婉,但湯書記卻嚇得不輕,幾次於無人時摸一摸自己的頭。他倒不是怕掉腦袋,這隻是個小錯誤,並不是犯了死罪。他主要是擔心自己的烏紗帽掉了,那樣可就沒法繼續為人民服務了。
唉,說句公道話,官員們削尖腦袋千方百計地保官、升官,其實也不全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你想呀,沒官職,怎麼為人民服務?官職小,又怎麼能服務得更多更好?
湯書記和所有的人民公仆一樣,太想為人民服務了,因而就很害怕烏紗帽掉落。不過,他考慮總書記今天心情不錯,應該沒問題的,何況自己又當即作了深刻的檢討。
冷小婉與溫小飛並沒有去迎接總書記。這並不是他們不想去,正相反,他們很想去。而且他們的爸爸媽媽更是極力要求他們去,說迎來送往是普通老百姓都懂的禮節,他們這樣出名的公眾人物,怎麼可以失這個禮呢?更何況冷小婉又出自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就是溫小飛,那也是溫庭筠的第十八代傳人啊!
可是,當溫小飛向李特提出要去迎接總書記的想法時,卻被拒絕了,理由是他們非官方人員,去迎反而不合禮節。李特說他們在縣政府等著就行了。
所以,溫小飛與冷小婉就被安排在南豫縣政府等候。九點四十五分,他們終於看到車隊駛進了縣委大院。當總書記下車時,他們便趕忙走上前去,親切地向總書記問好。
“習爺爺好!”冷小婉與溫小飛異口同聲地叫道。
總書記滿麵春風,笑容可掬,親切地與他們握手:“你們好,你們好。”
總書記又與李特握手,道一聲“辛苦了”,然後又與南豫縣幾個稍微排得上號的小領導一一握手。
見禮已畢,湯書記引領總書記進入會客廳略作休息。服務人員送上茶後,湯書記簡要地彙報了景區的建設情況和本次的工作安排,令總書記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