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仙鈴是四位大覺者降臨此界時所遺留的鎮守仙域的法寶,四大覺者西去前,見天河殿二位星君胸懷坦蕩,言行正派,且皆以進入合道境界,遂命天河殿二位星君在天河殿後山修建擎天閣,共同看守此寶。並將一些隨身法寶,法器,典籍、法決、心得也一並賜於此閣。
這一舉動使得原本不起眼的天河殿一夜間便成為仙域的一大勢力,當然也有些不小的勢力對四覺此舉頗為不滿,但迫於四覺威能,便忍氣吞聲不敢再言了。
為防止另外三域對此寶有所企圖,四覺還特意留一下縷神念法身在此鎮守。此化身乃四覺三萬六千法身之一,雖是法身,可威能與神通之強大,也非仙域現有的修仙者所能豈及的。
按著當時四覺立下的規矩,每當仙域有仙人境界提升,便可進入天河殿內殿擎天閣中尋找自己的機緣。擎天閣中囊括了仙域中的大部分初、中、高階仙法、秘術、丹方,法寶,兵器、法決、心得等。
擎天閣雖貴名為閣,但非真正意義上的閣,更像是一個巨大院落裏突兀矗立著的兩座高聳入雲的石塔,神聖而威嚴,塔分東西,因此更多的人將其稱為東擎塔和西擎塔。
天河殿二位星君星羅、星煞雖授命看管擎天閣,但更多的時間卻是在天河殿鎮守,隻因天河殿二星君星煞脾氣暴躁,幾千年來,除了星羅閣三仙尊偶爾入塔幾次,便再無任何人進入了。
縱有闖塔者想要入塔結緣,也被這暴脾氣給拒之門外,各方勢力也礙於天河殿二位星君的實力,縱然有氣也不敢造次。自然使得天擎閣門庭冷落,話說回來仙域近百年來也沒出過什麼能人,自然他們也逃不了幹係。
時間久了天擎閣便漸漸的淡出了仙人們的視線,更多的人隻知道天河殿,擎天閣卻知之甚少。
他二人也樂得清閑,平日在天河中的某座孤島上靜修悟道,很少過問內閣之事,便命各自首徒看守擎天閣。
東擎塔由星羅座下大弟子星占看守,共十八層,內部收錄秘法、仙術、八千一百卷,丹方數萬篇;西擎塔由星煞座下大弟子煞魂看守,共十八層,內藏法寶、兵器數萬餘件。
但凡仙域仙人皆可入內結緣,前三層對於仙域的煉氣期修士開放;四、五、六層初窺期修士可以自由進入;七、八、九層對於觀微期修士開放;以此類推每隔三層就提升一個大境界。但是想到達最頂層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頂層塔內有七祖法身坐鎮,法身所散發出的威壓,在十七層就可以感應到,如果達不到應天境界想擅自闖入,後果可想而知。
進入擎天閣需由星占、煞魂共同操控法器牽引天河之力將闖塔者引入。
話說當年的靈逸風,天資聰慧,仙根異於常人,乃仙域不世出的修煉奇才。不足三千年便進入應天之境,放眼茫茫仙域能達此境界者竟隻有他一人。又過了數百年,他的境界更加的穩固了,他認為可以去天擎閣走上一趟了,以自己的實力獨闖西擎塔應該不會費什麼力氣。
東擎塔內的功法典籍、仙家秘術已然入不了他的法眼,而仙域鎮域之寶紫金鈴到是他最想擁有之物。
心中主意已定,向身前虛空一揮手,一把通體墨黑泛著幽光的短劍便懸浮於身前,迎風變漲,縱身躍上飛劍,化為一道流光直奔天河殿而去。
天河殿山門,門前正站立著兩個人,一人身材高挑,舉止優雅。身著淡藍色長衫,上繡繁瑣而規律的星河圖案,圖案中的繁星泛著淡淡的幽光,和他頭上戴著的束發嵌寶紫金冠交相輝映。腰上的絲帶更是別致,遠遠地看去就想一條細窄的銀河盤於腰間一看就不是凡品。如此搭配給人的感覺神秘至極。他微仰著頭,雙眼囧囧有神,如漫天星河般的璀璨,神色寧靜而安詳,嘴角微翹呈現出自然地弧度,那笑容頗有點風流才子的勁頭。雙手抱肩,動作自然而瀟灑,此人正是天河殿大星君星羅。
而身邊的人則跟他形成巨大的反差,身材魁梧如現世金剛,膚色古銅,披散著一頭赤發,方麵大耳,鼻直口闊,連片絡腮的胡須遮住了凶麵的一半,似木刻般的臉上不帶任何表情,幽暗而深邃的眸子中放射出駭人的幽光,仿佛能看透前世今生。身著一件藏紅色法袍正是天河殿二星君星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