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何物?(1 / 2)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那木青冥被一股陌生的妖氣驚醒,按耐不住心中好奇追了出去一探究竟。但是不曾想,不小心被那妖物察覺,遠遁而逃,斷了氣息,木青冥也沒法繼續最終,隻是看到了那東西的真影。而在海源寺遊玩的鎖龍人們,沿著山路到了大龍洞前後,妙雨和妙筆卻察覺不到屍氣的氣息痕跡了。引出來妙筆和妙雨點頭同意了張曉生的要求,鎖龍人們一同進了大龍洞,倒是還真的另有發現。下了工的木青冥回到家中,見到了正在幫兒子做衣服的妻子,不由得對妻子說起了今日之事。】

這烈日雖然當頭,但山風習習,大龍洞中又有水氣彌散不斷,這洞口也是陰涼。

妙筆和妙雨對視一眼,暗暗思忖一番。也覺得既然這洞內外並不符合能葬人的風水地勢,但是卻有墓穴裏才有的死人之物,倒是蹊蹺,不如進去看看,也好了卻了這心頭狐疑和困惑。

於是站起身來,對那張曉生點了點頭,妙筆道:“洞中漆黑無光,我來開路,諸位師侄就跟著我走,但也要小心腳下。”。

他深知這千百年被水流衝刷的山洞地麵,必然是濕滑得很,若一個不留意要是腳下一滑,非得摔得七葷八素不可。

本就是出來玩的,妙筆也希望把師侄們怎麼帶出來的,又怎麼帶回去。

小輩們齊齊點頭,應了一聲後,妙筆給妙雨使了個眼神,示意她殿後,然後就率先邁步,朝著大龍洞中而去。

他們鎖龍人修煉一段時間後,氣脈通暢,真炁在體內流轉不息,就能雙眼暗中視物,這洞中雖然漆黑,但也不必點亮燭火火把什麼的,他們這一行鎖龍人就這樣在黑漆中緩步前行,朝著洞中深處而去。

坳曲的洞內現如今沒了積水,依舊是深邈難測。那水氣尚在,洞內也是濕冷得很。

小輩的鎖龍人們,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前行著,這下腳也不敢莽撞匆忙,倒是也走得穩得很。

這洞中屍香更濃,置身其中的鎖龍人們,就算沒有張曉生那靈敏的鼻子,也能聞到這洞中卻是彌散著一股異香。這屍香與那檀香有些相似,但又略有不同,但已遍布這龍洞洞口後的每一個角落。

可才往洞內走了三五丈左右,一路上左瞧右看個不停的妙筆,忽然停步駐足,轉頭看向了身邊一側的石壁。

不遠處,便是那曾經被水浸潤得鮮活淋漓,神韻盎然的石刻大字。

若是往日,這喜歡墨寶字畫的妙筆,必然被那幾個大字吸引了目光,但是今日吸引了妙筆目光,使其定住的,卻是那石壁上的一個黑氣騰騰的手印。

這清晰的手印乃是屍氣留下的,也可以說是屍體留下來的。這裏沒有擅長感知的鎖龍人,洞中又有這麼濃鬱的屍香,倒是蓋住了這屍體留下手印中散發出的屍氣氣息。

偶爾有一縷忽然飄散,隨風飄飛出洞,也不會被洞外無心留意之人察覺。這妙筆也是無意中看見的那一縷縷屍氣,否則他們一行人也不會上山而來。

而此時他正注視著的這個手印,正是那日長生道的東護法,為了以氣脈流向,弄清楚此地風水陣構造等等之事時,所留下來的。

但這個手印也證明了妙筆的眼力,確實沒有退步。這山洞之中,確實來過屍體。能走動的屍體,已經是屍變之物了。

妙筆注視著那個屍氣騰騰的手印時,幾個鎖龍人也圍了上來。啊弘和皎雲,也看到了那屍氣手印。妙雨就更不用說了,她一個老鎖龍人早已開了眼,是能看到的。而往日和屍體常常打交道的張曉生,也能依稀看到一點點痕跡,也在屍香彌散下,嗅到岩壁上的屍臭。

且妙筆和妙雨也能一眼就看出這手印上的屍氣較為特殊,並不是屍體留下來的,而是屍變之物留下的。唯有龍姑,現如今道行尚淺,還是肉眼看不到那屍氣手印。一問之下,才知道那岩壁上有著一個屍氣組成的手印,與人的手印便無什麼區別。

“師叔,難道是那具僵屍逃至了此地,不小心在牆壁上,摁下了一個手印?”龍姑聽他人說了那手印的事後,思前想後一番,若有所思的說到。

洞中隨之帶起了回聲陣陣。

“嗯。”妙雨一個點頭,道:“這事你隻是說對了一半,是個屍變之物留下的沒錯,但不是逃至此地,無意中留下的。”。

妙雨注視著這個手印,頓了頓聲,又蹙眉道:“這屍氣還在流動,留下它的東西似乎是在此施術後留下的,留下這個手印的東西,應該是在此地施了術的。”。

經驗豐富的老鎖龍人們都知道,一旦施術留下的氣息是會緩緩流轉不息的。有經驗的老鎖龍人,甚至可以通過氣息的扭轉,判斷對方是施了什麼術。

如果妙樂在此,也能一眼看出來留下屍氣的東西,在此地施了什麼術。

但現在,妙雨他們雖然看不出來,卻也聯想到那山下龍潭,和這洞中水脈枯竭,以及此地暗暗布下了數百年的風水陣一夜之間被人破去,取了陣眼之物,會不會和留下屍氣手印的這具屍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