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子(1 / 3)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木青冥確實看出來現場是長生道所為,但他隻是把這個結果,簡單的告訴了趙良,並且要趙良配合他,對外宣稱,此次悲劇不過是當地傳聞的鬼掀船而已,絕不能提及任何長生道的信息。引出來戚家一隻馱隊再次出發,踏上了出滇之路。剛到滇川邊界,鎖龍人木家派出的人就前來接貨,帶走了馱隊中兩個漆黑的大 麻袋。隨之,鎖龍人在僻靜的深林裏打開了麻袋,從中放出了兩個人來。其中一人,就是長生道找了好久,已經莫名其妙消失了的教徒小黑子。】

銅鈴叮咚,回蕩在出滇的山路上。

一匹百裏挑一挑出來的體形較高大、毛光水滑、膘肥體壯的識途好騾馬,穿梭在茂密森林間的崎嶇小道上。

這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健碩頭騾後麵,是二、三、四騾。一路向後眼神,延伸出一條由騾馬組成的長長隊伍。

細細一數,這支隊伍中盡有三十多匹騾馬。

每一匹不但皮毛鮮亮,還膘肥體壯,四蹄健碩。

隊伍中,一半的人都背著漢陽造,且都是使槍的好手。雖然不是什麼好槍,可也算是路上能有個保障。

路上要是遇到一些小毛賊,也可以不怵。

整個滇中,能拉出裝備著火槍,並且騾馬數量龐大的一支隊伍的馬幫,也就隻有戚家了。

就這,還不是戚家所有的家底。這隻是戚高的手上,七八支騾隊之一。

每一隻馱隊中,都有十人以上的專業火槍手,為馬幫保駕護航。

也全是仰仗著這些年,戚高生意越做越好了。這槍支彈藥,他也沒少買。才造就了他今日的‘兵強馬壯’。

而現在這支騾隊,走的是茶馬古道裏的川藏線,要先進入川中,走到那康巴地區,再一路向西進入藏區。

那是一條進康定,淌香江,再去那昌都,過林芝後入拉薩的這麼一趟漫漫旅途。

他們這支馱隊會把雲南的茶葉,九葉雲香草的土煙,三七天麻以及精美絕倫的銅器,運送道藏區去銷售。

待到這支馱隊再折返滇中,也得是明年的開春時了。

馱隊的負責人,是走在隊伍前麵,隨著頭騾一起前進的那個中年人。

叼著一支細竹管製成煙杆的這個中年人,腰間別著兩把匣子槍,威風凜凜的。此人總是時不時的會看一看,身邊頭騾背上馱著的兩個黑色口袋。

這兩個鼓鼓囊囊的口袋他也不知道裝著的是什麼,是他們出了昆明城,才走到周邊上山多是鬆林的黑林鋪時,忽然出現在路邊的木青冥,交給他們的。

並且木青冥交代馱隊裏的每一個人,一路上不得打開袋子。到了滇川交界時,會有木家人來領取。

在戚家這裏,木青冥雖然沒有什麼權勢,但為人還是不錯,和戚家的這些夥計親友,都有著很不錯的交情,大家也很敬重他。

所以木青冥交代的事,這支馱隊一直謹記。可就是忍不住好奇,這兩個鼓鼓囊囊,一路上都一動不動的,被染成了黑色的麻袋裏倒底裝著什麼?

雖說好奇,但馱隊裏的人們也隻是看看而已,誰也沒有打打開麻袋看看的主意。

更何況,他們也相信木青冥的人品,相信麻袋裏的東西,不管是什麼,都不會害了整個馱隊的。

所以這才至今也不知道,木青冥讓他們捎帶的貨物,倒底是什麼。

悠揚清脆的通鈴聲,又回蕩了起來。

“加把勁啊,我們到前麵去歇一會。”。

跟著頭騾的那個中年人,把煙杆移除口中後,對身後的其他人大喊一聲。

一聲大喊,驚飛了路旁,落在樹林中的鳥兒。

別看這中年人已經有點駝背,常年的風吹日曬,皮膚也好不到哪裏去,但喊聲也強勁有力。

他的聲音,傳到了馱隊裏的每一個人的耳中。

大家心照不宣的,稍微快加了一點步伐。

連那些騾馬們,也加快了些步伐。

不過一頓飯的功夫,他們就順著山路,來到了這座山的山頂上。

北麵,橫在山下的是千波萬濤組成滔滔江水,一個勁的波浪滾滾,回旋翻騰下,發出一陣陣雷鳴般聲響。

驚濤駭浪的轟鳴聲中,江麵上還有一陣陣呼嘯而過的勁烈江風。

過了這江,馬幫馱隊就進入川中了。

可邊境近在眼前,馱隊卻在荒無人煙的山頂上,停下了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