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木青冥離開了紅玉的鬼宅,但紅玉卻因此覺得心中空落落的,月下黯然傷神。翌日就入城尋找魂氣的大判官,尋著魂氣在春城中找了一圈後也來到了光華街上。見到了魂氣在一家正在辦喪事的人家後,大判官毅然決然的進了靈堂,準備硬闖搶奪魂氣之時,被死者的家屬攔住。引出來大判官冷靜下來,以長生道秘藥迷暈眾人,智取了七枚魂氣後悄然離去。木青冥帶著弟子們,前往了光華街口酒樓,欲從酒樓老板和夥計們口中,問出土賊的情況。】
所有前來吊唁的賓客們,不約而同的連連後退讓開,也不忘了七嘴八舌的指責大判官在這種日子,登門鬧事,還不顧死者為大的口出狂言。
原本還很是擁擠的小院中間處,空出了一片圓形的空地來。這家人的護院家丁們紛紛上前,在把大判官團團圍住時,手中棍棒和砍刀齊齊指向了大判官。
紅白喜事,最忌諱的是動刀動槍。但這家人也是見大判官不但麵生,還直接朝著靈柩而去,這才衝動了起來。
再加上主人隻是問了句你是誰,大判官就不懷好意了起來,更讓這家人一時間心頭憤怒難平。
這大判官也是往日在大總統府裏做上賓習慣了,那架子端得高高在上的,一時間忘了劉洋交代他的要低調。
再加上劉洋下達的命令,也是是有時限,讓他心生急於回收魂氣之情,一下子沒收住情緒,倒是給自己引來了不小的麻煩。
此時一看身邊環繞著的不是結實的木棍,就是近在咫尺的亮晃晃砍刀,還有七八個身材魁梧的精壯男子,各個都是凶神惡煞的,大判官倒是忽然間就冷靜了下來。
冷靜下來後的大判官,忽然就想起來自己的身上,還揣著長生道的一種秘藥。
這種秘藥說是長生道的,其實是他們的先輩從彩門那邊偷過來的。那是一種藥味很濃的白色細小粉末。隻需要輕輕一撒,將其飄散到空中後,粉末四周七八丈之內的人都會很快暈厥。
要到一個時辰之後才會醒來,可十二時辰內的記憶,都會變得模糊。他們將不再記得長生道大判官來過之事。
“各位別激動,我隻是來給你家老爺子上柱香的。”大判官把雙手交叉插入袖中,摸索著藏在袖裏的藥粉之際,已是麵露笑容:“聽聞你家老爺子駕鶴西去,可別提我有多開心了。”。
他故意說出一番刺激這家人的話,氣得對方先是一愣。趁此期間,大判官的雙手已伸出袖中,緊攥著的雙拳裏,抓著的正是從袖裏摸出來的藥粉。
待到在電光火石間,這家主人臉上怒容再現,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時,大判官已是雙手一揚,十指同時一鬆,把手中粉末向四周潑灑而出。
小院中瞬間就是白霧蒙蒙,藥味濃鬱。
周圍諸人還未反應過來,院中已經籠罩著濃鬱嗆鼻的藥味。白色藥粉隨風四溢,很快飄散到了眾人們身邊。眾人方才輕輕的吸了一口,就是頭昏眼花。再在須臾之間,吸了那第二口,便覺得渾身上下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從這家主人到護院,再到院中前來吊唁的賓客,和在四周屋中忙碌的仆從們,無不是頭重腳輕。一個個麵麵相覷間,都接二連三的軟倒在地,失去了意識和知覺。
一時間,院中劍拔弩張的壓抑緊張煙消雲散,隻剩下濃鬱的藥味。還有那早已服用了解藥,在緩緩落下的濛濛白霧中的大判官,依舊屹立不倒,站的挺拔如鬆一般。
大判官俯瞰著眼前,已經倒地的這家主人,見對方昏迷之前還不忘了伸手出來,抓住他的腳踝後,拔腿一縮,抬了起來。
他恨不得一腳猛踏到對方後背,將其脊骨與胸骨,都一腳踏斷。他有這個本事,能輕而易舉的做到。
可就在腳都抬起來的瞬間,大判官腦中忽然又想起了劉洋交代的一定要交代之事,為了避免衝動,大判官盡然如和尚僧人一般,張口自言自語的嘀咕道:“善哉善哉!”。
雲遮日微風起,衝動靜靜的消退的大判官緩緩放下腳來。不再看這家人的主人一眼,邁步繞過昏迷不醒的對方走到靈柩邊上,隻是張唇幾下,卻不出聲,默念出一連串不知道是什麼咒語。
棺蓋上的七顆魂氣搖晃起來,靈柩的整個棺蓋也是輕輕的搖晃著,出聲聲細微的咯吱聲響。
不一會後,七枚魂氣逐一脫了棺蓋飛起,朝著大判官手中而去。魂氣入手的瞬間,大判官身形一晃,憑空消失在院中,不知去向......
龍井街,與光華街以西相對相連,與木青冥居住的沙朗巷也是相距不遠。
雖然此街名曰龍井,可與茶並無任何關係。隻是因為這街上有一口古井和一座龍王廟,兩物各取一字組成了街名。
相傳,明初時的昆明人們在此地挖土掘井。就在快要見水時,從還是幹枯的井中得到一麵青銅鏡,不知道是何年何月製造之物,隻知道銅鏡嶄新,無蝕無鏽又光潔如新。而在銅鏡的背麵還鑄有龍紋。銅鏡才從土中取出,隨之而來的竟然是汩汩清泉湧動。如此神異之事如雨後春筍,很快就傳開後,先人們就覺得古井裏應該是有龍的,於是旁建蓋了間龍王廟,供奉上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