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厭惡療法(1 / 2)

厭惡療法是一種較常用的行為治療技術,其做法為將欲戒除的目標行為(或症狀)與某種不愉快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達到使患者最終因感到厭惡而戒除或減少目標行為的目的。

生活往往是乏味的,因為絕大多數人要在這乏味當中獲得更多生存必須的資源,所以他們隻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重複著這份乏味。但是人們總是不失時機地找一點小小的刺激,算作是對那些逝去的青春的一份祭奠。

於晨也是這些平凡眾生中的一員,他也一樣需要一些刺激來讓自己愉悅。他選擇了網絡遊戲,因為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裏,可以穿戴上“社交馬甲”,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一段令人羨慕的經曆,而且不用為這一切付出太多的代價。

隨著在網絡遊戲裏的等級越來越高,裝備越來越好,於晨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獲得了現實生活中不能獲得一切。

隨著上網時間越來越長,於晨的生物鍾開始紊亂,每天太陽初升,才感覺到困意。他的工作因此丟了,身邊的朋友也漸漸疏遠了他,而他每天唯一的社交就是在網絡上,和其他與他一樣穿戴著“社交馬甲”的網友“完善”著自己虛擬的人生。

終於有一天,於晨感到再這樣生活下去,遲早要徹底斷送了自己。他打算戒除掉網癮,回歸到正常生活中來。於是他去市裏麵最好的一位心理醫生那裏接受治療。

“我建議使用「厭惡療法」,這樣會在短時間內就起到良好的效果,讓你盡快從新融入社會。不過在戒除之後10年內不複發的比率隻有23%,希望你能憑借意誌力,戰勝自己。”醫生語重心長地說道。

“都聽您的,我會積極配合的。”於晨覺得醫生的話猶如一根救命稻草,是他逃離苦海的唯一生機。

“現在的心理治療已經融合了很多其他領域的技術”,醫生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個U盤交給於晨,“你回去把這個U盤裏的文件安裝到你的電腦裏,想玩遊戲的時候,你可以照常玩。”

於晨接過U盤,“徐醫生,這裏麵是什麼內容?”

“放心吧,這裏麵不是病毒之類的,不會破壞你的電腦,隻是一個程序,在你打開遊戲後,這個程序就啟動了,隨機就會出現一些令人厭惡恐懼的畫麵,這樣久而久之,就可以戒除你的網癮了。”

於晨謝過了醫生,帶著U盤回到家中,把程序安裝到電腦上,然後打開了遊戲。就在於晨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熒幕上突然出現一張女人的臉,這個女人長發垂肩,一半頭發遮住了半邊臉,另外露出來的一半,眼眶裏並沒有眼球,而是一個大黑窟窿,鮮紅如血的嘴唇,微微張開,一臉哀怨的表情,似乎欲言又止,並且伴著一陣陣尖利的啼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