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事後(1 / 2)

苗逵帶著王嶽回到城裏的時候天邊還有些亮,苗逵直接遞牌子進宮。

由於實現弘治皇帝已經吩咐過,苗逵回來直接覲見,所以直接有太監領著苗逵來到東暖閣。

“奴才苗逵參見皇上!”苗逵看見弘治皇帝馬上提起袍腳,大禮參拜。

“起來吧,太子怎麼說,那王嶽還活著嗎?”弘治皇帝放下手中的茶盞問。

苗逵起身,依舊低著頭。

“啟稟皇上,王公公還活著,隻是身體上有些……有些傷損,奴才已經找了太醫看過,沒有什麼大礙,隻是神智上不太認人了。”

“太子他……”弘治皇帝忽然起身,然後又慢慢的坐下“活著就好,找幾個妥帖的人伺候著吧,太子還說了什麼?”

“太子說,沈子義的事情是他派人幹的,王公公就是沈子義教唆的,至於沈子義是何人所派,太子不肯說,太子讓奴才給皇上代一句話”

“什麼話?”

苗逵趕緊跪下,用力的磕了一下,低聲說。

“太子說,他喜歡太祖陛下的一句話‘對自己的敵人,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弘治皇帝一愣,然後就陷入了沉思。

東暖閣內一片寂靜。

過了好一會,苗逵隻覺得膝蓋發酸,隻聽見弘治皇帝問苗逵。

“你怎麼看太子?”

苗逵大驚,不明白弘治皇帝怎麼會問這個問題,但是皇上在那裏等著回話,於是苗逵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的說。

“太子爺天生聰穎,待人和氣,處事得當……”

“這裏就朕,張公公還有你,沒有旁人,朕想聽實話,不要拿這些話來搪塞朕。”

苗逵的汗刷的就下來了,求助的看看張壽,可張壽已經閉上了眼睛,“老滑頭”苗逵在心裏暗罵,隻好硬著頭皮說。

“那奴才就說點奴才自己的淺見,太子爺通兵事,奴才看過太子爺的兵,短短數月已成精兵之像,就是京師團營的士兵也沒有太子的童子軍紀律嚴明,坐臥行走各有章法,奴才敢斷言,在過數年天下間隻怕沒有兵馬可當其鋒芒。”

“其他方麵呢?”弘治皇帝不依不饒的問。

苗逵嘴裏發苦,心想“怎麼就可著我一個人問呢”,隻好咬咬牙說。

“太子爺心地善良,做事極有主見,對生財之法頗有心得,將來若得良臣輔佐必為一代雄主!”

弘治皇帝點點頭,歎了一口氣。

“我大明立朝百年一共隻出了兩個雄主,一個是太祖皇帝,一個是成祖皇帝,不止一人和朕說過,太子知兵事頗像年輕時的成祖皇帝,如今太子做事又如太祖皇帝,看來太子還真有雄心壯誌啊,朕把這大明江山交給他也就放心了。”

“萬歲英明!”苗逵趕忙接口道。

“張壽,傳旨,裁撤各藩府的侍衛,改由錦衣衛護衛,苗逵,你派人盯緊那些王爺,朕不想有什麼反複,隻怕這次沈子義的事情和那些王爺脫不了幹係,朕要讓他們明白,朕的天下將來必傳給朕的皇兒,讓他們死了那份心思!”

“奴才遵旨!”

“張壽你去告訴劉大學士,百官那裏要他去安撫”

“是,皇上”張壽躬身領命。

“苗逵,王嶽,沈子義的事情你幫太子料理幹淨,朕不希望外麵有什麼風言風語的。”

“是,皇上”

……

苗逵出了皇宮,一陣風吹過,才發現自己內衣已經濕透了,打了個寒戰,對身後的番子吩咐道,“把咱家手下的頭頭腦腦都叫到咱家府上,咱家有話要說”

那個番子領命快馬跑出去找人。

當苗逵坐著轎子回到自己的府宅的時候,苗逵手下的千戶,檔頭們已經齊聚好了,錢寧也在其中。

“今天大家都在,咱家先交代兩件事情,第一各藩府派人盯緊,暗探樁子都塞進去,有什麼風吹草動咱家要第一時間知道,第二沈子義的案子告訴順天府,就說沈子義在家鄉結仇匪類,人家尋仇,讓他們結案”

“是,廠公”千戶、檔頭們一齊起身領命。

“還有個事情,你們管好自己的手下,讓他們把招子都放亮點,別得罪太子的人,如果誰得罪了,咱家直接把人送到太子那裏,是打是殺就全看個人的造化。”

苗逵的屬下互相疑惑的看著。

“不明白?咱家也不怕丟人,告訴你們也無妨,如果得罪了別人,自有咱家護著你們,可是如果得罪了太子,咱家自身難保,聽明白了嗎?”

“是,廠公!”

……

壽寧侯府。

建昌侯張延齡如若無人的快步進了壽寧侯張鶴齡的書房,跪倒在地。

“二弟,你這是做什麼?” 張鶴齡不解的問。

“大哥,弟弟這次來是要謝謝你救了張家。”

“二弟你快起來,這話從何說起啊?“張鶴齡扶起張延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