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嶽和熬齊一起出山,熬齊因之前被林嶽收拾而怒氣不消。誰知,他們剛剛出山就遇上寶光、寶象和陰虱三人率領的數百人的劫殺,怒氣鬱結的熬齊毫不猶豫將這些人全部吞殺。林嶽剛開始有些介意,隨後想通道理就不再責怪熬齊了。林嶽看著熬齊,想到熬齊的身份恐怕在人族聚集的地方引來麻煩,所以就讓熬齊隱藏起來。
熬齊隱藏起來後,林嶽就往外走,從而遇上等候他多日的嘉陵道道台蘇思等人。開始林嶽還警惕蘇思可能是來劫殺他的,不過他和蘇思通過談話了解認定蘇思沒有暗害他之心才放鬆下來。就在此時,朝廷的征兵令到來,蘇思接到聖旨向林嶽言明不能作陪林嶽了。林嶽本就不打算和蘇思有交集的,就算是蘇思提及沙狐帝國吃人時也隻是感慨而不願同往,不是那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林嶽不相信憑著一己之力解決那些沒有人性的種族。但當蘇思鼓勵兵士時無意間說出大宋皇帝親征時,林嶽猜想可能那個劫殺的國師也會前往時,他也做出與蘇思一同北上的決定。畢竟林嶽不是大宋帝國的人,他對大宋不熟悉,獨自北上容易迷路。蘇思對於林嶽的一同北上滿心歡喜,於是他帶著林嶽就回到嘉陵郡城做準備,隨後率領其所屬大軍北上抗敵。
林嶽隨蘇思的二十萬大軍一起北上。越是往北,夜晚越是寒冷,尤其是下半夜地麵結冰,有些身著單薄的兵士被凍死也時有發生。同時在第三日,大軍行走的官道上開始見到行色慌張,身著邋遢饑腸轆轆的行人,蘇思告訴林嶽這些可能是北疆逃難而來的難民。林嶽看著那些衣著單薄的饑民,還有不少還攜帶著大量兒童,林嶽不由得心有感觸起這些兒童與親人流離失所,這和他現今何其相似。蘇思每遇饑民都會吩咐夥房給予救助。
越是往北饑民越多,一些挨不住饑寒的死屍隨處可是,甚至林嶽都看到一些難民饑不擇食時割下那些死者身上的肉來吃。林嶽看著那慘不忍睹的一幕哀歎道:“真是慘不忍睹啊。國之民落難到吃人的地步,真是人族的悲哀。”
“可不是。難民也是可憐之人,落難到要吃人的地步也是被逼無奈啊。甚至有些難民被逼到要易子而食的地步,你可知那是何等悲哀?古人雲:虎毒不食子。難民饑寒交迫到了無可忍耐之時,要與人交換殺子當作食物,那是一種何等絕望與無奈?也需要多強勇氣才能做出的決定,人之哀莫過於此。”就在林嶽喃喃之時,蘇思無意間路過聽問道林嶽的話語,不由得感慨的說道。
“朝廷不管嗎?”
“奸臣當道,朝綱崩壞。朝廷都自顧不暇誰人來可憐他們的生死的。即使朝廷下撥賑災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就是那點糧食還有人打它的注意。”
“那些連救濟之糧都敢打主意的人,難道他們的人心不是肉長的?”
“自古婊子無情、商賈逐利、神棍亂國莫過於悲哀如此。妖僧智光禪師有些妖術而被陛下倚重。妖僧取得陛下的信任後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禍亂朝綱到無法無天的地步。他們攫取朝廷大權為亂朝綱,買官賣官任人唯親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還不是最可氣的,妖僧為了徹底迷惑控製陛下,他將淑芳閣妓女曉燕子引薦給陛下淫亂,同時他還通過東海商盟黃李雲倒賣軍備物資。這次沙狐帝國胡酋突然襲擊大宋帝國,並還對我軍布防如此清楚,蘇某懷疑是妖僧智光搗鬼,估計是他將邊防駐防圖通過黃李雲泄露出去的。”
“蘇大人,恕林某不解,要是大宋帝國破滅,對這些人有何好處?”
“據我所知,妖僧智光為了煉製一個地級靈器誅神幡,曾經在長尾國做國師時汙蔑南域遭受魔侵,並以南域居民全部入魔為借口,誅殺南域四十七城兩億多生靈。在他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後,從被正義盟道宗的人追殺而逃難到大宋帝國來的。到了大宋後,鼓吹他能憑空戲變美女等本事,從而引起先帝爺的興趣從而被招進皇宮並封為國師。他被封為國師後,野心日漸膨脹,謠傳他欲將整個大宋帝國變成佛國。我等文官豈可任他胡作非為,常常與其利益集團交鋒。不瞞林壯士,蘇某曾經官至禦史左丞,朝廷一品大員。七年前,因林某反對妖僧鼓動陛下建修嫦樂宮,從而惹怒陛下差點滿門抄斬,最後還是內省司大將軍童貫大人說情,才得以保住性命並被貶職在嘉陵道做了道台。人人都說那些太監身殘性格扭曲,其實這些人往往還不如那些太監。就拿童貫大將軍來說,蘇某為相時常常彈劾其不法行為,但到了蘇某落難時刻他還能不計前嫌搭救蘇某。童貫大將軍也是我軍在冉閔將軍戰死後最後的柱國基石。幸好陛下還沒糊塗到連童貫大將軍都舍棄的地步,不然我大宋帝國早已不複存在了。妖僧智光懷有私心,這就是他為達目的不惜勾結外敵的原因。至於淑芳閣曉燕子出身風塵,陪誰上床不是陪,隻要誰給的錢多就跟誰。至於那個東海商盟黃李雲,一介商賈,在他眼裏沒有什麼比金錢更重要的。隻要有錢賺,什麼個人尊嚴、國家尊嚴和民族氣節統統可以拋棄。有這樣一群妖魔鬼怪為禍大宋,再加上一個糊塗的皇帝,大宋帝國的臣民何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