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岸的“非洲老鄉”家吃飽了烤魚,美美地在草堆上做了一個美夢,100公裏的漂行,航程已經過半。剛剛重新啟程,大家都不自覺地發出撕心裂肺的驚叫聲。一個險灘過完,不禁好笑自己的小題大作,“漂流也不過如此”。正得意洋洋搖頭晃腦間,船速忽然加快,猛聽老大一聲大喝:“過灘!”這時一個巨浪迎麵撲來,濺濕了衣裳。橡皮艇在急流中時而上揚,時而下滑,在浪濤中飄忽不定,似乎時刻會將遊人拋進浪濤之中。刹那間,隻覺得全身冰涼,除了一隻手死死拉住艇沿,腦海裏一片空白。

有驚無險之後大呼:“刺激!刺激!”導遊卻說,現在是枯水期,所以漂流很安全。哈哈!到坦桑尼亞漂流,看來隻能趕淡季。

NO.8:墨西哥地下潛水洞穴係統

行程:尤卡坦半島的眾多洞穴入口進入,沿洞穴前行

兩名洞穴潛水者進入尤卡坦半島的一個普通的山穀入口,卻無意發現了長145公裏的地下河,這很有可能是世界最長的水下洞穴係統。尤卡坦半島是潛水探險者的天堂,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在那裏找到一塊新的地方去探索。喜歡研究洞穴的探險家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爆炸性的發現。

洞穴的通道大小差異很大,一些大到足夠可以容納一架大型噴氣式飛機,而窄的通道需要蜷縮著身體才能擠過去。這些洞穴對於史前的古瑪雅人來說至關重要,古瑪雅人本就依靠洞穴中的水生存。這條地下河在瑪雅人的傳說中早有記載,古瑪雅人稱之為“歐西貝哈”,意思就是“萬水之源”。在地下河的最深處,還能拾到保存完好的爐灶、石桌、陶器,甚至瑪雅人的遺骸。

當然,要走到地下河的最深處並非易事,必須攜帶水下呼吸器、防水燈等設備。而走完全程的發現者花費了4年時間,實施了500次潛水,才遊完了整個水下洞穴係統。

NO.9:從加拿大到北極

行程:渥太華—圖克托亞圖克—巴芬島—北極點

隨著各種戶外裝備的完善,去北極不再是探險家和科學家的專利。獨特的地理風光、奇異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的目光。相比較去南極需要經過數次轉機、上船的周折,去北極旅行顯得更方便一些。從加拿大出發,可以很容易地深入北極圈,直接前往北冰洋岸邊的冰雪小鎮。

從加拿大進入北極圈,最好不要錯過圖克托亞圖克,那是愛斯基摩人的聚居點。原來北極人的家和我們相差不遠,他們有洗衣機、冰箱、電視機,十足地摩登。他們也會準備好鯨魚肉,談如何在冬天時射殺北極熊、北美馴鹿。遊人還有機會穿北極人叫Parka的民族服裝。雖然這個一天行程不便宜,要450加拿大元,不過能體驗真正北極人的生活,真的值得。

拖著重達200磅的雪橇,穿行於怪石嶙峋的峽穀,地形的複雜遠遠大於地圖給出的提示。寒冷的天氣加上艱難的路途,體能消耗極大,每天要補充至少5500卡路裏的熱量,才能保持體溫和體力。夏天進入北極圈內,午夜的陽光照耀著冰川。傍晚7點,大腦早已下了“睡覺”的命令,天色依然明亮。午夜12點,太陽依舊明晃晃地掛在山巔。早上8點,太陽已轉了半個圈,依然是陽光普照。下午4點,太陽又回到了對麵山上,在頭頂上劃完一個完整的圈。

與南極大陸的礁石土地不同,在北極厚厚的冰麵下麵,其實是深不可測的海洋。深入北極,走得越遠,那是對自己能力更深一層的挑戰。當然,走累了,也可以租一輛狗拉雪橇。這是在北極地區最常用的交通方式,如同許多經典電影裏,狗拉雪橇朝著北極點飛馳。那裏,有美麗的極光在等候。

NO.10:恒河尋找生命意義

行程:啥德瓦—阿拉哈巴德—瓦拉納西

這是一條神奇的河流。也許她太過妖饒美麗,印度教徒才情願相信這條河是由他們最崇拜的濕婆神頭發上的水滴滴落腳邊後,彙流而成;也許她太有名望,信徒們依然相信在恒河中沐浴淨身,可以洗去自己身上的汙濁或罪孽。他們還相信,管理死者“時限”的濕婆大神常在恒河岸邊巡視,凡是死後在這裏火化的人,都可以免受輪回再生之苦,直接升入天堂。於是,印度教的信徒們把這裏當做天堂的入口。

恒河緩緩流敞而過,城市沿河的右岸而建,各類廟宇和旅館鱗次櫛比,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或是各州王候朝拜投宿的神廟宿處,或是有錢人家的宅邸,或是神廟的高聳尖塔,或是塗著原色的神像等,混雜著綿延七八公裏長,沒有間斷。而在河的對岸,卻是一片不毛之地。據說在印度的傳統中左側是不潔之地。但更有說服力的說法是因為信徒們相信在恒河中沐浴,麵對旭日朝拜最為靈驗。

每天,河岸的石階上都有許多沐浴祈禱的信徒,尤以清晨人數最多。每當黎明時分,幽深狹窄的街巷裏便響起細碎的腳步聲,無數支聖浴者的隊伍如細流一般彙集到岸邊,這時的恒河,更是呈現出一種奇特而神秘的壯觀景象。如果單純從獵奇的角度講,你會讚歎這些奇特的異國魅力和別樣情調。可如果看見恒河不遠處就是火葬場,心情頓時低落了起來。麵對這條已經渾濁不堪的恒河,透過淒迷繚繞的煙霧,看著依然故的教徒,內心深處突然湧起一股淒涼的悲哀,稍稍還夾雜著一些無助的憤慨。

惡濁的煙塵全融入了塵霧,恒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光托出一論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隻是安靜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