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變遷(1 / 2)

大部分消費者,甚至有相當多一部分服裝行業從業者,都會把外貿服裝“尾貨”和“原單”等同而論,行外看熱鬧的人更無法分辨“跟單”、“仿單”與上兩者的區別。

不同於早在八十年代形成的,以經營國內大小品牌及工廠自產為主的各地服裝批發市場,外貿服裝市場的興起,離不開近幾年國內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市場。

從尾貨,到原單,再到跟單、仿單,簡簡單單的四個詞基本概括了外貿服裝市場從發展到興盛,再到逐漸衰落的曆程。

廣闊的網購市場在造就了繁榮的外貿服裝市場的同時,同樣也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在2009年7月1日由商務部發布實施的《尾貨市場經營管理技術規範》,讓始終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的外貿服裝市場有了保命的護身符,卻僅僅延續了外貿服裝市場不到五年的壽命。

雖然張旗現在還有著重生後的彷徨與不真實感,但他對於服裝領域的熟悉還未喪失,心想自己既然回到05年,借著這機會參與進這前世隻存在他想象中的波瀾壯闊的服裝電商行業,相信一定會很有趣。

正說著話,爸媽和二嬸一起推門進來,張旗止住話頭,郭彩霞換上了護士服,手上拿著針水,笑著說:“在聊什麼呢。”

“敏姐送了兩件衣服給我。”張旗笑著說。

幾人寒暄了一會兒,李敏見張旗要吃早餐打點滴了,就起身告辭,離開之前,和張旗做了個打電話的手式。

張旗在店裏打工了一段時間,李敏倒沒想他突然說要幫自己聯係做賣場的顧客有什麼別扭,下意識隻當他還是店裏的一份子,等走出醫院,才想起他現在已經辭職,而且還是個高中生,這事也不知道郭姐知不知情,轉念又想等這單真做成了,分一部分利潤給他就好了。

早餐還是粥,是二嬸在家裏做的帶過來的。

張遠山昨晚見兒子隻是皮外傷,也沒堅持在醫院守著,回二嬸新海苑的家裏住了一晚,早上才和郭彩霞一起過來。

張旗一邊喝著粥,一邊聽爸媽在說那個捐獻眼角膜的民警的事,好奇道:“二嬸,捐獻眼角膜,怎麼你們醫院不要?”

“哦,那位去世的民警有乙肝,院領導有考慮吧,聯係了三家醫院,隻有陸總院要。”

中午的時候,處理車禍的民警來做筆錄,事故當場目擊證人眾多,警方還調看了商場門口的監控視頻,事故責任清晰,找張旗做筆錄也隻是走個形式,畢竟張旗也算是受害者,聽了張旗救人的口述,雖然很簡略,但兩個民警還是有點吃驚,他們看過現場的慘狀,稍一不慎,躺在車下的也許就是他,倒沒想到這個半大不小的少年竟有這樣的勇氣。

下午五點,吊完針水,張旗拄著拐杖和爸媽站在醫生休息室門口等二嬸交代完事情和他們一起回去,護士站門口還圍著幾個記者,在媽媽指認下才看到那位去世民警的遺孀和女兒,遠遠看著,感覺身影有點熟悉,旁邊站著的是荃山醫院的幾個院領導,看了一會兒,就見他們簇擁著往主電梯方向走去。

二嬸換好衣服過來,大家再一起從左邊的備用電梯下樓。

出了住院部門口,天氣陰了下來,等坐在爸爸的三菱吉普車裏,陰霾的天空就下起了毛毛細雨,聽天氣預報說海州明後天會有台風。等進了荃山大道,速度就慢了下來,荃山大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就擁堵的情況,到張旗重生之前都沒得到改善。

車在創業路口拐入,繞道荃山村從濱海大道回二嬸在城南老區新海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