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旗手裏捧著英語書,心思卻不在上麵。
陳國良上門拜訪,自然不可能是反悔想要回那十萬塊,以陳國良的品性,大致還是想上門再親自感謝自己這個救命恩人,畢竟於世俗禮節,就算身家富裕,感謝救命恩人也不是丟下錢不聞不問,就能當這事跟他沒有關係了。
張旗打電話給二嬸,客人要上門,隻自己一個半大不小的少年人接待也不合適,和二嬸溝通過,才回電話給陳瑤約好下星期三,趕在二嬸去省城進修前一晚招待他們,到時自己的腿傷估計也能拆線了。
張旗目光落在手上的英語書,歎了口氣,頹然坐倒在藤椅上,痛苦地閉上眼睛。
文綜類的幾個科目,死記硬背就可以,英語自然是沒問題,但物理化三科,不花狠工夫是追不上了,還必須得從初中基礎知識開始補起,張旗都懷疑自己就算把剩下的暑期全撲在上麵,最後也不一定能把落下的課程追上。
坐了一會兒,感覺水汽撲麵,張旗這才睜開眼,見外頭的風向轉了,起身把玻璃幾上的書本都摞起來抱進屋裏。
看了下掛鍾,九點三十,時間差不多了,拿起電話按著記憶撥過去。
他昨日和李敏所說的那個賣場老板,不是別人,正是他前世結識的老鄉王宏貴。
說起王宏貴和張家之間的淵源,還真能攀上遠親。
張旗除了有兩個叔叔外,還有兩個姑姑,大姑在老家務農,小姑則嫁到了滇南,幾年都難得見到一次。
大姑生了三女一男,三個表姐一個表弟,大姑成婚早,除了表弟外三個表姐都已經長大成人。幾個表姐都是七十年代生人,當時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正盛,大姑想搏個男孩,結果生下來後又是女孩。七十年代,正是家家無餘糧的困苦時期,三個女娃拖著,再來一個女娃實在養不起了,就把這剛出生的女兒送了隔壁村一戶人家當女兒。
到了現在,隨著幾個表姐的陸續嫁人,大姑家的生活也漸漸好轉了,但這事她一直諱莫如深,張旗還是湊巧聽奶奶說起才知道這事。
這戶人家不是別人,正是前世上門收購庫存的王宏貴一家。
王宏貴矮矮胖胖,還是在他請自己上夜場買醉後,兩人論老鄉數關係,才挖出來這事。
張旗也喜歡這胖子,平日裏沒個正形,但性格爽直,雖然有著商人的精明,出門在外對老鄉對朋友卻不錯。公司放庫存的時候張旗都是先通知的他,好東西等他揀剩了才放給其他人。
王宏貴手底下養了不少人,收來的貨做二次分揀,除了自己經營賣場和一些高端服裝店外,還往鄉鎮市集做批發。這家夥也了得,零九年的時候,就已經把賣場開遍了張旗老家嘉應市下轄的八個區縣。
張旗酒後和他聊天,才知道這家夥從零三年就開始做賣場。
海州市大大小小的外貿製衣廠他都跑了個遍,早年一直不順,收不到什麼貨,到手的還基本都是些老鼠貨,價高款雜量少。
轉機還是在零六年下半年,全國外貿服裝市場爆發後,王宏貴才借此解決了貨源問題,把攤子鋪開到全市。
這個時候打電話告訴他有兩千件高質量的外貿原單,張旗都想不到他有什麼理由會拒絕。
正如張旗所料,當打電話過去道明來意後,張旗都能聽到電話那頭明顯壓抑著的興奮的聲音。PRL係列的服飾雖然在阿瑪尼所有係列中屬於最低端的產品,但畢竟仍然屬於同一公司旗下,論及品控,比大多數品牌都要做得更好,何況這批貨還是當前最大眾化最暢銷的polo衫跟襯衣。
事情輕鬆搞定,張旗也沒耽擱,拿著電話坐在沙發上,撥給李敏,手機占線,再撥過去,服務台的自動語音提示對方已關機或者不在服務區。
張旗坐在沙發上先將思路理了理,回房間打開電腦,沒上QQ,打算登錄上津東商城看看時,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忘了津東早期的域名,最後還是通過穀歌查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