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消費群體(1 / 2)

李敏抿著嘴,一時之間還是很難接受這個被她視作少年人的張旗給她科普服裝麵料知識,但又不得不承認,張旗在麵料辨別的認識上比自己強上太多。

李敏每天跑工廠打交道找庫存占用了她大量的時間,對服裝批發經營模式的摸索也還停留在初創業階段,店鋪管理一度異常混亂,除了在工廠,在店裏的時候都要忙著親自給客人做推銷,又沒有服裝麵輔料相關的行業經驗,再加上主營的都是休閑款,沒有機會碰到有用真絲這類價格成本相對高昂的麵料製成的外貿成衣,對於非棉紡織料以外的麵料認識就極少。

畢竟外貿休閑款大多是以棉紡等針織料為主,隻要價格足夠實惠,款式足夠新穎,客人一般也不會太挑剔,李敏對於真絲麵輔料的學習就一直停滯不前。

說到底,當初僅僅因為興趣的原因,李敏就拿著自己多年積蓄的三十多萬,在閨蜜攛掇下一頭撲進這個行業。

然而直到最近盤點庫存、清點賬目後她才知道,店裏看似出貨量不小,但真正的盈利極為有限,相當部分的服裝都變成了無法變現的庫存垃圾。

反觀她上兩周第一次嚐試收回來的一批A/J的風衣、羽絨服,雖然價格不低,單件成本高到200多至400,但相對的利潤就高了許多,而且這類貨有瑕疵工廠也願意返廠翻工補修,少了收外貿休閑庫存好壞必須一起吃的煩惱。因為這批貨,店裏更是開拓了幾個京城和長杭市做精品店的新客人,心裏有了底氣。

基於以上的考慮,她這才下定決心轉做中高端女裝。

這批連衣裙三十多個款,一千多件,許多款式她都很喜歡,打定主意要下來,今晚先拿版衣,也隻是想先拍個照傳給客人看看效果,好心中有底。

誰想事情峰回路轉,她到現在才感覺到心有餘悸。

李敏接過張旗遞過來的茶杯,不好意思地說道:“幸虧你看出來這裏麵的貓膩,原來我也覺得這麵料和我以前商場買的真絲不一樣,不過聽那工廠的老板說真絲有十四個大類,幾十種,我就……”

“你就信以為真了?”看著她低著頭滿臉通紅的模樣,張旗笑道。

像這種廠家騙批發商,批發商騙零售商,零售商騙消費者的戲碼,無論現在還是後世都屢見不鮮。

張旗還記得11年的時候,曾經的淘金網第一大中高端女裝C店,就因為銷售了一款采購自市場上的假冒真絲披肩,消費者送檢曝光是滌綸麵料後,整店被關閉了一個月不說,還賠付了三百萬賠償金。作為月銷過萬件,且還是當年第一大淘金女裝的店鋪尚且還會上當,更別提李敏這樣跨行業新手或者普通消費者了。

“敏姐,這個時候還入夏裝,太遲了吧?”張旗有意加深她對自己在服裝認識上的印象,繼續剛才的話題。

“是有點太遲了……”李敏當時也有想到這個問題,就怕錯過這批貨再難找到像這批合自己心意的款式,現在冷靜下來,才覺得自己多傻、多衝動。

“眼看就八月份了,敏姐你那幾位做精品店的北方客人,要找貨也是找冬裝,夏裝現在隻能靠南方的客人走,再有就是你手上那兩個新加坡的客人,量也走不了多少。”

張旗倒是看出來李敏初入這個行業,對季節的劃分似乎隻有模糊的概念,換言之,就是對季節於服裝批發行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

不過這個點到即止就行,張旗相信李敏也會慢慢摸索到應季節變化,在服裝進銷存上該有的調整。

畢竟總體的季節規律還是可循的,雖然在全球氣候變暖這不可逆的大環境下,每年的季節變化都略有不同,具體細節上也要跟著每年的季節去相應地改變。但他清楚,到了零九年過後,荃山區的服裝批發市場上已經基本找不到春秋裝的身影了。

“嗯……”李敏輕輕應了一聲。

張旗給李敏續了杯茶,想了想,拿起旁邊的一件連衣裙,看著李敏問道:“敏姐,似乎你很喜歡這幾個連衣裙款?”

李敏辭了在瑞銀會計事務所的工作,投入服裝批發行業,更多是單純地喜愛各種各樣漂亮服裝。

就好比哪個女人不愛漂亮的衣服?不愛名牌的包包?

談起自己看中的這幾個款,李敏臉上也有振奮的神色,“是啊,這幾個款我都試過了,上身效果很好,也顯身材。”

“版型是不差。”張旗又細看了下,做工雖然粗糙,但胸線設計及腰線等地方收得都還比較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