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偶遇與凶惡(1 / 3)

張旗看見馬淑嫻隔著飯館的落地窗朝他們招手,等二嬸停好車,一起從東北人家的後門進去。

馬淑嫻見他們走來,下意識地看了下張旗的左小腿,等都落座了,才問道:“小旗,腿怎麼樣?”

“二嬸說今晚可以拆線,沒什麼事了。”張旗咧著嘴,勉強笑笑,湯薇個子嬌小,馬淑嫻卻著實不矮,人也胖,怕不得有一百五六,圓圓的臉笑容滿麵,隻是一想到日後就是她的執拗,親手把湯淼逼到絕路,張旗心裏就很膈應,麵上也跟著冷了三分。

馬淑嫻倒沒看出什麼,點點頭,說道:“我點了小雞燉蘑菇,一盤三鮮水餃,一份醬大骨,薇薇,喜歡吃什麼,你來點。”把餐牌遞給湯薇。

湯薇乖巧地又把餐牌遞給郭彩霞,“阿姨,你來點吧,我喜歡吃的水餃有了。”拍了拍張旗的肩膀,壓低聲音道:“我去趟洗手間。”

張旗讓開位子,看著湯薇輕快地向走道盡頭的洗手間走去,往裏坐了下,看著對麵坐著的湯淼,心裏又暗自歎了一息,兩輩人之間的代溝很多時候真的難以調和,幾十年形成的傳統思維理念無法朝夕改變,站在馬淑嫻角度上,卻未必是錯的,盡管她的方式方法令人難以接受。

張旗不想再去回想以前經曆過的這些糟心事,收回思緒,轉過頭看著窗外408棟樓裏陸續走出來準備下班的工人,408棟廠房的一二樓已經被重新抹過一層石灰水,不抬頭去看三樓以上連玻璃都不全的樓層,僅看用褚色大理石包邊的門柱和周邊重新整飭的青磚道路,倒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再過一兩年,等這個工業區的所有廠房都改造成服裝批發城後,盡管每個服裝城名稱殊異,但來拿貨的客人依舊習慣於用工業樓編號來稱呼它們。

408棟服裝城得益於改造時間最早,商場內租戶業主經過幾年的優勝劣汰,整體經營實力及款式質量在所有服裝城中都可謂是首屈一指的。

前世張旗有個內單客戶就在這個服裝城內有間三十平的店鋪,據他所說,店鋪租約每年都需要重新簽訂,兩押一租,三十平建築麵積,實際隻有十五平的店鋪,一年光租金就要四十萬,除此之外,每次簽約還要額外繳納八十萬的入場費,給管理處的飲茶費、經理的紅包費、保安的介紹費,一樣都少不了,而且已經形成了市場慣例,每個服裝城都有這些或那些雜七雜八的費用。

拿下一間店鋪一年租約的成本,動輒要一兩百萬,可就這樣還有無數人削尖腦袋往裏麵湧,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單間店鋪轉租月租金達到十幾萬依然供不應求,張旗曾笑言問他這得賣多少衣服才能賺回來這一兩百萬啊?

等到張旗徹底研究了國內女裝電子商務發展曆程,再印證了和這位客戶的談話後,才算明白過來,僅僅“爆款”一詞,就能吸引無數服裝批發經營者像聞著血腥的鯊魚一樣趨之若鶩了。

沒有多少人能想到,這個時候的淘金網能在日後成就日銷數千件乃至萬件單款服裝的盛況吧?

張旗搖搖頭,以他的從業經驗,對“爆款”一詞並沒有太多的好感,但不可否認在接下來的幾年,“爆款”這個國內電子商務的現象級產物,的確是服裝企業攫取巨額利潤的最佳途徑。對“爆款”的追求,要一直到2016年前後,淘金商城營銷規模走上一個新的台階,眾多自主服裝品牌靜下來反思企業未來生存發展的道路時,才能意識到“爆款”對品牌自身所帶來的傷害。

“小雞燉蘑菇。”穿著紅色製服的服務員把菜端上桌,棕黃色的粉條、燒紅的雞肉,麵上撒著青翠的蔥花,看起來就很饞人。

張旗心想小薇怎麼去了那麼久,轉過頭來,看見湯薇正站在通道盡頭的衛生間門口,旁邊一個個子高挑的女子摟著她的肩膀,三個小青年正站在她們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