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什麼叫政治(1 / 2)

兩年前導致自己在市長競選中名落鬆山的省紀委舉報信,阮餘農至今都耿耿於懷,當時他是市長最有力的競爭者,奪標的呼聲最高,幾乎大半的玉昆各級官員,都認為阮餘農會成為新的玉昆政府一把手,但卻被一封莫名其妙的舉報信給弄砸了。

信的內容很簡單,就在市人大召開前的半個月,阮餘農去了一趟省城,競爭市長的位子不是小事,任哪個人都不可能掉以輕心,所以阮餘農也帶著自己的秘書去省城找關係疏通疏通,政治生態就是這樣,你幹的再優秀,省裏沒什麼強援也白搭,而這偏偏是阮餘農的弱項,作為一個從基層靠著閃光的政績一路爬起來的副廳級幹部,四十歲不到任一個地級市的常務副市長,本來就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眼紅,省裏的一些大佬們不隻是一次的發話,這位幹部的升遷速度實在有些太快了,該壓一壓,好好磨煉幾年再說。

阮餘農知道自己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紅,所以為官期間始終如履薄兵,步步小心,從來都沒給政敵以任何致命的把柄,可在最後關頭上出了事,他在省裏聯係的那位高級領導因為貪汙問題在幾天後毫無征兆的落馬,很快,有人舉報阮餘農跟對方過從甚密,甚至在落馬的幾天前同對方私定攻守同盟,舉報信言之鑿鑿,甚至還附上了阮餘農上門照片,一家私人傳揚聚會的視頻等等。

如果是在往常的時候,這種匿名舉報信,省紀委未必會關注,全省的官員那麼多,事事都要認真追究,省紀委也雖幹什麼事了。

可這信出現的時間點太關鍵,玉昆市長競爭這麼激烈的時候,出現這樣的事情,紀委就不會沉默了,當然這跟省裏一些重量級的人物發話也有關係,於是成立專案組對阮餘農進行調查,調查的結果當然沒什麼問題,阮餘農還是有這點子自信的,但造成的影響卻是非常惡劣,給了某些人以口實,結果在省裏沒有強援的阮餘農在最後關頭敗北,雖然升了一級,卻是政協主席這樣一個毫無實權的空架子。

他心裏清楚,舉報信的出現、那位省裏高官的落馬,都是完全衝著自己來的,雖然一個玉昆市的市長未必有多大的能量,但四十歲出頭成為南疆大市的市長,其將來的後力是無法估計的,尤其是阮餘農這樣作風相當硬的人物。

所以對方曲線救國,拉一位省級大佬陪綁,來壓製阮餘農,代價不可謂不大。

到了廳級幹部的位置,阮餘農這種不拉幫不結派左右討好左右不得罪不站隊的做法完全不適應官場,上次競爭省裏沒有強援就是明證,想到這裏,阮餘農忍不住歎息,懂不懂潛規則是一回事,守不守潛規則是另一回事,阮餘農吃了不守潛規則的虧,現在想守卻又苦於投靠無門,雄心萬丈不比困守淺灘。

但並沒有因此消沉,人總要在不斷的奮鬥中才能夠實現價值,而且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少的機會。

卓家寨販毒案的低調處理絕不是沒有原因的,這麼大的案子,玉昆市隻有一個公安分局的班子被處理,市公安局長徐學海隻是個嚴重黨內警告的處分,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不是因為省裏對玉昆市有所偏愛,而是正在醞釀著更大的風暴,省委對玉昆市委市政府的懷疑不信任肯定是在增加著,如果有一天突然暴發,那就是玉昆市官場的大地震,而阮餘農掛個閑職,在這場大地震中就能夠置身事外,這反而是一種幸運了。

或許兩年前的敗北,也是省裏在長線布局,自己身在其中看不透罷了。

現在阮餘農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靜觀事態的變化,但這不代表他無所事事,盡心盡力做好政協的工作,不表現出任何對省委決定的不滿就是一種作為。

當然,暗中阮餘農也在悄悄的布局,為自己的將來打算。

比如說去民宗局調研,又比如說,劉光明。

卓家寨販毒案沒有披露任何關於劉光明的事情,但阮餘農恰逢其會,遇到了劉光明,後來,玉昆警方全體出動,圍捕劉光明三天三夜空手而歸,然後是卓家寨販毒案告破,雖然不知道細節,但聯係起來,這事兒跟劉光明肯定有莫大的關係。

想到這裏,阮餘農當即道:“小張,有沒有興趣,查查這個劉光明是什麼背景,有機會聯係聯係?”

張星不會像領導想的那麼深,但對於劉光明這樣的英雄,還是很佩服的,當即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