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旁若無人地吹喇叭(1 / 2)

書付的喪事照舊擺在學校操場上辦,由於他是在外麵意外死亡的,按當地風俗是不能擺到何家灣的倉屋裏辦葬事。操場上熱鬧得很,除了偶爾傳來幾聲家屬的哭聲外,所看到的和聽到的基本上是喜慶的氣氛。看來白喜事紅辦已經慢慢被鄉親們接受了。

人死後辦喪事一般稱白喜事,這稱號真有點怪怪的。其中“白”字好理解,死人總歸總不是好事,既使是高齡老人老死或病死,其親人自然會有一番悲傷,且死者親屬都披麻戴孝,而麻和孝服都為白色。但為何稱“喜事”就讓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按說,死了人,無論亡者故於何因,但對於死者家屬來說那肯定是極其悲痛的事,又怎麼能稱之為喜事呢?

可事實上整個白喜事上穿插著隆重的文藝表演,更有親朋好友、路人全皆參與的即興卡拉O K 。白喜事上哭聲也還是有的,但大多是親屬們應景似的哭,一些有錢人更是請專門哭喪的代哭。

這樣一來呢,白喜事場麵上往往就變得分外的滑稽可笑,一邊是哭天喊地,一邊是縱聲高歌或者是開懷大笑。有些親屬那更是一邊抹著流淚一邊高唱流行歌曲,真不知道他這眼淚是擠出來的,還是流出來的,如果是流出來的,他又是為誰而流呢?

這樣的白喜事不僅不倫不類,而且也無依無據。若說是超度亡靈,其操持者又非佛非道,又如何超度呢?

不過,轉換一種思維看這件事,也還是可以理解的。你想啊,亡者死了,就是新的一生即將開始,這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

再說呢,人死不能複生,你再哭哭啼啼又有什麼用呢?能把逝者哭活嗎?

倒不如大家都開開心心把逝者送上路。反正每個人遲早也有這麼一天,也會到地下相逢的。

張濤急急向學校操走去,心想這麼大的事,自己也不能因為昨晚的事就居功自傲,擺英雄的譜,的確也該出些力的,以在鄉親們特別是蘭花嬸子那留下好印象。至於為什麼要在蘭花嬸子那留下好印象的事,他沒有多想,再說現在也不是想這事的情景和時侯呀。

操場上的人看到張濤來了後,一個個都熱情的和他打著招呼,可這些人打個招呼後就自顧忙去了,也沒有人向他請示什麼事,或者是安排他什麼事。

張濤有些納悶了,我不是英雄嗎?你們不是一切唯我馬首是瞻嗎?怎麼現在倒似乎沒我什麼事一樣呢?自己剛才還笑夢芳是來混吃喝,可現在自己不也是這角色嗎?

事實上,這白喜事唱哀歌的是他父親參與的一套禮先班子在搞;敲鑼打鼓吹喇叭的是為雲那一套八先班子;走事打雜的由主管,也就是當地人所稱呼的“走動頭”,組織安排村裏一些男男女女在忙活。如大廚、幫廚、八仙(抬棺材的)、挑水的、煮飯的、燒茶水的、待客的等等,這些活都有細致明確分工,然後用一張白紙寫明貼在牆上。村裏人自己看到有名字就去幫忙做事了,不用喊。他母親和妹妹也是榜上有名才在這裏忙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