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戰鬥之間的送別,這是一場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英雄的告別禮,英雄已經遲暮,一個時代的飛行員僅留下老金一人見證著曆史,老金的眼眶紅潤了。
再次敬了一個軍禮後,老金自己挪動著輪椅,轉身朝著大門外走去,大門的光芒籠罩著老金,他的肩膀不知不覺間已經佝僂了起來....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
不知道是誰開的頭,整個熊貓中隊的飛行員們都高高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使勁了渾身的力氣,衝著老金一次次地喊出了這句屬於老航校的校訓。
英雄人已死,英雄魂不滅,英雄精神永世長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身後傳來的聲音後,老金的身體再次繃直了起來,然後仰天大笑三聲,下一刻,他的雙手直接一推輪子,整個輪椅便直接出了禮堂大門,他的精神似乎比之前更加矍鑠了!
“有客到!西南聯大全體師生送來挽聯,英雄千古,浩氣長存!葉永釗教授率學生代表祭奠英靈!”
金先生走後,葉老師帶著一幹學生代表來到了靈堂,學生們每人手中都拿著一隻白色的句話,在看到張正那英俊的遺像後,一個個都泣不成聲,沒有太多的言語,葉老師帶著學生們衝著張正三鞠躬,然後將菊花放在了張正的遺像前。
原本以為會是一個低調的追悼會,但是讓陳泰文意外的是,來的人卻出奇的多,這其中有商賈市民、學生工人、軍政高官、戰友故舊,其中最讓陳泰文吃驚的是,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一個曾經在和記書店過中年人!
這個中年人衝著遺像看了許久,然後留下一生歎息,離開了靈堂。
連續三天的追悼會讓陳泰文耗盡了體力,在張正平時居住的小樓前,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一尊半身雕塑,這尊雕塑雕刻的正是張正,下麵還寫著張正的生平和戰績,這是飛虎隊自組建開始,戰死的最高級別的飛行員。
整理張正遺物的任務也交給了陳泰文和劉國輝,在飛虎隊裏,跟張正走的最近的則要數張正和劉國輝了,劉國輝變得沉默起來,當年筧橋航校僅存的兩個飛行員現在已經犧牲一個了,剩下的老金已經是個殘廢,不能繼續升空,某種意義上來講,他這個筧橋航校的機械師,成為了筧橋航校唯一一個存活在世的人。
“泰文,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都燒了吧,留下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物品。”劉國輝瞅了一樣房間,對陳泰文說道。
陳泰文點點頭,在打量了一番之後,陳泰文才發現張正的遺物根本不多,甚至連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幾件,平時見張正也都是穿著軍裝,如果陳泰文沒記錯的話,當年張正從重慶來雲南,身上就是一個小包袱,甚至連錢都沒有。
翻找了半天,房間裏除了一些酒水和幾件衣服,剩下的都是張正的一些工作記錄了,他是一個極為簡單的人,吃住都在飛虎隊,日常所需根本用不了什麼,他也是一個極為嚴謹的人,辦公桌上被收拾的一絲不苟,衣服被褥也疊放的整整齊齊。
“泰文,我想,你還是縣看看這個吧。”就在陳泰文沉默的時候,劉國輝手中拿著一封書信走了過來。
這封書信被裝在一個盒子裏,劉國輝進屋後第一時間就找到了這個盒子,這是筧橋航校老校友之間的默契了,每個飛行員都有一個類似的小木盒,盒子裏隻放一個物件,那就是飛行員的遺書。
“當你們吃開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這個人世,不必為我悲傷,我去了我最該去的地方,也不必為我憤慨,我盡了軍人的天職.....對於陳泰文,請將我書櫃第一排,往右數第五本、第六本、第七本書送給他,算是我給他的臨別禮物了.....諸君,抗戰勝利那一天,請在我墳前點上三柱清香,讓我與你們共享喜悅,祝,安康.....”
張正的遺書也很簡單,書信中沒有提到他的家人,從這一方麵來看,或許他真的沒有家人了,裏麵講的多是一些身後事的安排,隻不過讓陳泰文意外的是,張正的遺書裏竟然還提到了自己。
按照張正遺書的指示,陳泰文走到了張正的書櫃前,找到了他所說的那三本書,一本是杜黑傾盡畢生心血的空軍戰略研究終結碩果《製空權》,一本是張正自己的飛行筆記,最後一本則是《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