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每況日下(2 / 2)

肖青一邊給難民們施粥,一邊咬牙切齒的說道:“還不是狗日的日本人,現在他們戰線拉的太長,隻能占據一些大城市,所以從去年秋天就開始搞“三光”政策,現在更加變本加厲,他們製造無人區,老百姓們眼見沒了活路,就隻好朝著相對安全一點的大西南湧來了,重慶的難民更多!”

站在施粥棚裏,陳泰文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頭,雙拳不禁慢慢握緊,“三光”政策他是知道的,日本人無力西進後,就以占領大城市為主,而廣大的農村根本沒有實力占據。

麵對這種情況,日本人開始對農村的掃蕩,他們奉行一個野蠻原則,那就是燒光、殺光、搶光,無數中國老百姓慘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亦或者失去家園流離失所。

配合“三光”政策的則是無人區,日本人為了防止中國軍隊獲得補給,將一些他們鞭長莫及的村子人口都集中起來,讓他們集體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在這個特定的區域裏,日本人根本對中國百姓不管不問,沒有生活物資,沒有醫療機構,任由老百姓們自生自滅。

現在形勢愈發嚴峻,日軍高層製定的全麵壓製計劃也逐漸開始顯現出效果。

陳泰文他們心知肚明,如果沒有特別的政策支持的話,這種由士紳自發組織起來的施粥賑災不可能持續太久,坐吃山空的道理他懂。

“咦?下雪了?”就在施粥做到一半的時候,天空中突然飄來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物體。

眾人抬頭望向天空,隻見兩架日本飛機飛過之後,天上便開始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雪”,等到那“雪花”飄進,眾人才發現這哪裏是下雪,分明是一張張傳單,這次,日本人的飛機沒有扔下炸彈,而是扔下了一張張的宣傳單。

“告支那國民:我大日本帝國空軍翱翔於中國藍天,戰機所至,摧枯拉朽,命爾等放棄抵抗,立刻投降,否則機群將至,將爾等殺個片甲不留!”

陳泰文從空中接過一張傳單,在看到了上麵的內容之後,一股恥辱感油然而生。

身為文學係的一名學生,陳泰文對中國近代史再熟悉不過,“支那”二字,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失敗後,長久以來一直把中國尊為上國的日本人,在震驚之餘大為陶醉。從此,\"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的色彩。

沉默了,難民們在得知傳單上的內容後甚至忘記了喝粥,有些人或許是想起了痛苦的往事,手中端著粥碗蹲在地上開始殷殷哭泣起來。

“啪!”

“真他娘的憋屈!老子要去當兵!老子要去殺日本人替我老婆孩子報仇!”

一名漢子將手中的飯碗摔在了地上,站起身便朝著城門口執勤地士兵走去,默默地,或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嚐遍了逃難之苦,受夠了壓迫的難民們沒有選擇屈服,有了一個人帶頭後,十個,百個....

“何其悲,又何其幸!日本鬼子,你們太不了解中國人,泱泱華夏數千年,有哪個異族徹底壓垮過中國!古有冉閔屠胡令,今有壯士請國命!壯哉!悲哉!”

陳泰文看著眼前的一幕,忍不住仰天長嘯,站在一邊的肖青聽到陳泰文的感慨也是熱血上湧,索性化悲憤為力量,朝手中的傳單吐了一口唾沫後揉成一團踩到了地上,舉起自己的右臂高聲喊道:“打倒小日本!日本人滾出中國!”

“打倒小日本!日本人滾出中國!”緊接著是李海洋,李海洋是練武之人,他的聲音洪亮有勁,更多的難民聽到了他們的呐喊。

一時間,底下的難民們也同聲應喝,在這種氣氛的影響下,有父子同是難民的,父親送兒子去參軍,有夫妻同是難民的,妻子送丈夫去參軍,有兄弟同是難民的,兄弟一同去參軍,這一次,沒有抓壯丁,征兵點已經被熱情高漲的難民們包圍。

這一次的事情影響了陳泰文,甚至在多年以後,陳泰文會議起這次賑濟難民都感慨萬千,在眾多場合,陳泰文發表演講的時候都會講到,這次事件讓他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堅韌,什麼叫做民族精神,他的這一課,葉老師教不了,黃教授教不了,羅主任也教不了,隻有現實殘酷的現實才能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