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序·枕上黃粱七旬夢,榻下紅塵三世仙(2 / 3)

也許是老越頭一心為院中孤兒打算,心誠則靈吧?

想自己一世凡夫俗子,一世半路地仙,而今到了這第三世,越澤風怎麼也要做個真仙!

搖了搖頭,不再想些往事,越澤風出了棧,沿著曲曲折折的山間幽徑,尋正北而去。

……………………

行在山間,滿目蒼翠。

越澤風將包裹背在身後,也不需要扶杖尋路,隻是輕輕背過手臂,一麵尋階而行,一麵細細思忖自己的下一步。

有隋一朝,國祚已享九百餘年——而這一十九州下【注釋】,從上古景朝到前代武乾,或強或弱,個個都倒在了千年的門檻山。

眼見著王朝不過千,這個時節,不少人都生了不同的心思。

身具官氣之人待價而沽,得仗文氣之人找尋明主,練得武氣之人打熬身體,陰森鬼氣之人靜待時亂,皆等待著隋失其鹿。

可惜的是,這代皇帝可不是越澤風老家那位隋煬帝。

這代隋帝兢兢業業,手腕頗為高明,雖然已經是王朝末年,但整個大隋卻絲毫不見頹勢——真龍既在,那宵之輩自然無機可乘。

而和這些人不同的是,修仙問道之人卻大多潛而不發。

修行本是逆行,好不容易到了改朝換代之時,機紊亂,這時候不用積累功德護身就能避過逆之劫,此時還不抓緊時間修行,難道還攙和到紅塵俗世之中去浪費這千年一遇的機會麼?

唯一例外的恐怕就是那些期望著重尋明主、再造乾坤之輩了——畢竟從龍定鼎大功德,如果真的下對了注,那一門一派之中,千年之間可保鼎盛。

就如現在大隋的飛花劍派一樣,本來不過是不入流的門派,隻能勉強被人客氣一句“仙門正派”,自己聽了都會臉紅的那種,結果卻仗著從龍之功,硬生生成就了一代仙門。

憑的是什麼?

不是飛花劍派得朝廷賞賜的萬頃山門,亦不是那巧奪工、巍峨雄壯的飛花宮,更不是薄薄的一冊雲裏霧裏、晦澀難懂的《飛花劍典》,而是當年飛花神劍助隋高祖定鼎下,平息戰亂後的莫大功德——這份功德庇護劍派子弟窺神之前不需要行善避劫,有了這層便利,那些修仙的好苗子自然是紛至遝來,門派焉能不興?

如今,越澤風離開欒州城,行在山野之間,也正是為了尋仙門而來。

按理,越澤三世重生,風身兼數品頂尖道法,隻需做一散修即可,但欒州地處西南,崇山疊嶂,仙道不興,所以散修也大多因地製宜,修行之中雜糅巫蠱、蟲蛇、血毒之流的左道之術,這些人不行正道,不以功德護身避劫,而是投機取巧,或尋傀儡以代,或巧詐欺,身上總有莫大因果。

為避此因果,欒州的正派仙門一向不與散修為伍——這是鐵律,誰跟散修混在一起,那眾仙門皆會斷其往來,現在機還未徹底紊亂,少有仙門會擅越雷池。

而越澤風想道問長生,所需器材靈藥不在少數,散修一途雖自由自在,但畢竟難得所需,到時候卡在了物資上,自己不得會沾染什麼奇奇怪怪的因果。

上一世越澤風為了償一段因果,在觀止境中硬是卡了很久。

至於為何越澤風不選擇去別處做個散修麼……

這下一十九州間,州州邊界處均是山澤大川,山精野怪夾雜其間。

平時的時候這些山野精怪畏懼仙修懲戒、懼怕因果桎梏,所以也不敢對行人作些什麼。

但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這時節機欲亂,不少妖物都有了噬人之欲,於他們而言,人是大補之物,食之大有裨益,以越澤風現在這身修為,強出欒州很有可能半途中就送了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