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 2300 橫須賀(一)(1 / 2)

8月4日?2300?橫須賀35-18N/139-39E東京灣裏一片有條不紊的忙亂景象,超強台風“蒲公英”來襲的警報已經發布24小時,所有的近海交通早已停止,從世界另一邊遠航而至的班輪正在趁著最後的時間窗口拚命趕往錨地避風。如果在時間窗口上判斷錯誤而強行趕往橫濱,則很可能在到達時被台風逮個正著。因此,橫濱港航運中心的大廈裏24小時燈火通明,忙碌的值班人員忙著跟蹤台風的最新進展和輪船的航行計劃,勸導、命令甚至威脅固執的船長改變航向,趕往中國或韓國海域等待台風過去。而橫須賀美軍設施裏,美國第七艦隊的旗艦藍嶺號兩棲指揮艦和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如他們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佩裏準將的密西西比號和七十多年前的哈爾西上將的密蘇裏號一樣,在眾多驅逐艦護衛艦的簇擁下,好整以暇地泊在港灣,船連著船,緊緊地係泊在一起,相信這次神風不會把外來者的艦隊吹散。海上交通艇和拖船在航道上來回穿梭,進行台風來襲前最後的人員調動和泊位調整。地堡裏的第七艦隊情報指揮中心完全感受不到這種狂風暴雨來襲前的緊張氣氛,連空氣中都嗅不到鹹腥的海水氣味。大廳中永遠燈火通明,空氣幹燥涼爽,彌漫著一股咖啡悠長的香味。這個中心位於橫須賀三浦半島美國海軍基地的地下10層,是美國武裝力量在東太平洋最重要的指揮設施,其鋼筋混凝土穹頂掩體足以抵禦氫彈的直接打擊,這是冷戰時期封堵蘇聯瘋狂擴張的最前沿。當年第七艦隊最擔心的劇情有兩個,首先是蘇聯太平洋艦隊從符拉迪沃斯托克直接進攻日本,其次是蘇聯太平洋艦隊在山東半島登陸,與東北、蒙古邊境的百萬大軍實施鉗形攻勢,直搗北京,從而徹底改變東北亞微妙三足鼎立的格局。因此,這個情報中心是整個太平洋西岸防止共產主義從海上擴張的主要了望哨。而冷戰結束後,隨著通信技術的升級,這裏不再僅僅是第七艦隊的神經中樞,也成為美國海軍全球情報指揮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大廳正麵是巨幅高分辨率主屏幕,顯示著太平洋區域的軍事態勢圖,數據來源於各種探測設備讀數、偵察報告、衛星數據,有時候甚至是情報員刺探竊取的圖文情報。主屏幕周圍圍繞著十幾個小屏幕,根據重要性時不時地進行顯示內容切換,從電視新聞到資料庫照片不一而足。在大廳裏麵對著屏幕的,是根據功能和行政分組平行排列的終端工作站,後勤、情報、作戰、通信等部門值班人員坐在終端前緊張地工作著。近年來,不管實質威脅如何,太平洋艦隊存在的意義仍是確保兩條交通線的通暢,一條由馬六甲海峽經日本通往美洲的北太平洋航線,另一條由馬六甲海峽經澳大利亞-新西蘭通往美洲的南太平洋航線。有日本的反潛艦隊支撐,第七艦隊在這個區域的戰鬥力相當於區域內兩個大國的總和。就目前的戰略形勢而言,唯一的不穩定因素就是朝鮮半島,盡管朝鮮自稱具有有限的核打擊能力,但軍方最擔心的倒不是世襲的軍事狂人突發奇想對誰使用核武器,而是圍繞著這個封閉的小王國而展開的相關各國錯綜複雜的角力。這個小小的流氓利用不斷地與周邊國家合縱連橫,或重金收買,或叫囂恫嚇,或屈膝哀求,居然還倔強地維持著他非自然的存在。如果這個脆弱的小政權某天不小心把戰略平衡的遊戲搞砸,真不知道她的核武器究竟由何人掌握,會投向何方。全本請上淘寶搜索風暴巡航[KnifeTec]為唯一授權代理正因為如此,情報指揮中心就處於這片廣袤地區信息彙聚的漩渦,它的計算機係統時刻被洶湧而來的各類情報數據所淹沒,從南中國海漁船船長與太平島基地通信站的民用無線電對話,到朝鮮元山岸防炮兵連掩體內的炊煙圖像、從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快艇與中國漁政船之間的互相恫嚇,到俄羅斯海參崴太平洋艦隊軍官家屬打給營區管理辦公室關於水管漏水的投訴電話,隻要是能夠搜集到的信息,無所不包。海軍計算機通信站與本中心的情報處理網絡的光纖聯網經過多線路節點保持著理論上的永久暢通,能夠分擔很多數據的過濾和分揀計算。智能化信息處理係統能夠通過分布式計算和存儲的方法,根據情報的來源、級別和緊迫程度,進行初步的多來源比對,自動識別出屬第七艦隊責任範圍內可信度較高、威脅較大的情報,發送到相關部門的終端以供利用,其他的海量資料則同步到美國分布在全球的計算機通信站、馬裏蘭州蘇特蘭海軍情報處總部數據庫和蘭利CIA數據係統中,以供隨時自動比對和調用。即便若幹重要節點遭到毀滅性打擊,讓可保障數據處理和存儲的安全和有效。由於基地內龐大數量的電子數據讀寫和計算活動消耗了大量的電力,並轉化為大量的熱能,海軍營建大隊專門為計算機係統建造了水冷卻係統,將熱水直接排入橫須賀的海水中。從海洋環境監測衛星圖上看到區域,它的紅外特征與核反應堆差不多,以至於中國和俄羅斯都曾經派遣特工接近這個建築物,試圖親自潛入或策反內部的工作人員提供關於這個”秘密核反應堆”的情報。這些嚐試無一例外地遭到日本海上自衛隊情報機關和第七艦隊反情報分隊的及時偵破,據說所有打入內部的嚐試都遭到了嚴重的挫敗。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情報並非來自人間,而是位於橫須賀東東南513海哩處,最大風速已經達到60節,正在以15節的速度向日本移動的超強台風”蒲公英”,主屏幕上的地圖上日本諸島南部海岸籠罩在北大南小的帶狀漏鬥形深綠色圖標裏。漏鬥的底部代表台風的當前位置,往上是預計未來台風中心位置和影響範圍,越遠表示預測的時間越長,因此範圍就越大。由於近年來地球變暖的影響,台風季節的氣候越來越難以預測,早先建立的數學模型現在也難以更準確地計算台風的走向和變化趨勢,混沌理論的應用不但沒有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反而從理論上證明了天氣變化的不可預測性。台風沿途經過的琉球群島海域水溫目前都很高,這樣就給它補充了越來越多的能量,這意味著風速越來越大,影響範圍越來越大。”蒲公英”的破壞力可能超過”卡特裏娜”颶風,成為西太平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台風之一。二樓透明玻璃幕隔成的辦公室裏,第七艦隊助理主任情報參謀安德森中校正在喝著加班以來的第三杯咖啡,先不管頭發會不會掉光,先熬過夜班才是最重要的。老婆經常提醒他,威脅45歲左右男性的主要疾病是心髒病、高血壓和糖尿病,咖啡據說又是加劇前兩種疾病的重要因素,另兩個重要因素是工作緊張和熬夜。值夜班對他來說已經成為這份工作中越來越無法忍受的缺點,植物神經對他的基本要求就是按時睡眠,按時飲食,定期運動,身體已經對他做出了懲罰,前列腺問題顯然帶來了各種不良的征兆。全本請上淘寶搜索風暴巡航[KnifeTec]為唯一授權代理對於這位出身貧寒,靠海軍獎學金完成大學學業,加入海軍服役後,又到印第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專攻數據分析碩士來說,在海軍工作給他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超過了對健康問題的擔憂。帥氣的軍裝和海外駐紮的福利使他擺脫了青春期的自卑和羞澀,娶到了心儀已久的老婆,一個科羅拉多州山村牧師的女兒。而他的高中同學大多數還呆在山區小鎮上幹伐木工、電工之類的手藝活,生一大堆孩子,白天幹活晚上去酒吧喝上幾瓶啤酒,少數幾個有上進心的搬進了丹佛城。而象他這樣,能夠到地球另一麵工作,是絕無僅有的成功榜樣。不過這樣的成就已經不能滿足個人小小的野心了。他時常盤算著,正常的話,再過一年就可以升上校,如果運氣好能夠有什麼出色成績的話,退休前拿到一顆將星也並非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