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0652?福江島海域33-18N/128-33E天空中堆積著大量雲團,低矮雲層下的海麵陰沉而詭異。東方升起的朝陽無法把熱情的火焰撒向海麵,隻好泄憤於厚厚的積雨雲,隻有幾處不夠密實的雲映得通紅,使周邊那些密不透光的雲層顯得更加深不可測。風依舊狂暴地肆虐著,象哥薩克騎兵從空中,從遠處高舉戰刀呼嘯而至,衝入海麵,把海水嚴整的陣型衝撞得支離破碎,卷起數米高的大浪。四散奔逃的海水被劈上半空,卷起漫天的浪花和水霧。這股騎兵又衝到福江島上,砂石、樹木和臨時建築物土崩瓦解,潰不成軍。這僅僅是”蒲公英”外圍雲係,超強台風前鋒的8級風力就開始摧枯拉朽。不論台風在日本哪個部分登陸,恐怕全日本都會受到嚴重的打擊。所有船隻已經按照台風警告躲進了福江港采取最高級別的防風措施,島上鮮見行人,僅有巡邏或執行緊急勤務的車輛開著大燈和霧燈冒著風雨緩慢通行。一艘船的影子出現在福江島南方水天線上雲霧中,她在大浪中起伏著,以10節的航速倔強向西航行,大量海水不時地湧上船頭甲板,拍成白色的泡沫。如果再靠近一些,你可以在浪湧的間隙中,可以看到起伏搖擺的船頭印著碩大的立體舷號”2”。這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駐佐世保的編號為MCM-2的獵雷艦”護衛者”號,後甲板上聳立著高高的吊臂,盡管在風浪中被搖得”嘎嘎”作響,但仍保持著穩固的位置,看來出航前的抗風浪準備工作做得很出色。護衛者號在2016年完成了最後一次數字化和功能改裝,在後甲板安裝了一台可起吊150噸的起重機,使得這艘短胖的滿載排水量1300噸小艦從遠處看更讓人想起電影《阿甘正傳》中的捕蝦船,於是她被艦隊中的水兵戲稱為珍妮號。保衛者號在東京時間2300時間接到命令的時候,已經象粽子一樣被結結實實地捆在碼頭上。為了緊急出航,港口司令部緊急調派水兵重新吊裝設備,解除緊固的浮筒和纜繩,在大風中足足忙活了三個小時才算是能夠啟航,水兵們也累得夠嗆,還要開始應付惡劣天氣下的航渡,雖然大家對這樣突如其來的任務感到納悶,但畢竟海軍見多識廣,大家自認為能夠做到處變不驚,應付自如,也為此感到特別的驕傲。從保衛者號的右舷,已經可以遠遠地望到西北方被低矮雲層掩蓋了山峰的福江島,再往西航行,就會進入當年波羅的海艦隊的葬身地--對馬海峽。這個海峽到現在仍是海軍最為看重的通道之一,一方麵是美日同盟封堵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咽喉之一,另一方麵,朝鮮的海上力量也必須通過這個海峽來實現東西海岸的兵力調動,也正是韓國所不願意見到的。風仍然呼嘯肆虐著夾雜著雨水和浪花輪流從不同的角度噴灑過來,後甲板象在科羅拉多河上漂流探險的木筏一樣跌宕搖擺,揚聲器裏響起命令:”後甲板,起吊載具!”海軍二級軍士楊一手抓著艙門邊得扶手,一手緊了緊腰間安全繩腰帶,又認真拽了拽身邊水兵的腰帶,確認無誤,豎起了右手大拇指,示意他一起半蹲著爬上了後甲板。在大風大浪的天氣下進入露天的甲板區域作業是極度危險的,如果沒有安全繩保護,隨時都有被風浪刮到海裏的可能,在這種海況下,神仙也救不了你。艙內,甲板分隊的水兵們緊緊地拉著這兩根安全繩,注視著甲板上兩個人一步步向後甲板豎立著的碩大載具靠近,再一點一點地放出手中的安全繩。二人跌跌撞撞地爬到載具旁邊,還好沒有發生危險,楊接過水兵遞過來的起重機掛鉤,把載具的吊纜套好。這工作在正常海況下也不算簡單,絕不能掉以輕心。這後甲板上的大家夥是最新服役的ACTUV-II型反潛連續跟蹤無人載具,綽號跟蹤狂(Stalker)。恰如其名,它能夠在海上自動前往指定地點搜索淺水中的潛艇,並保持長時間跟蹤。這家夥重達90噸,底部是一個12米長,前尖後粗的梭形主體,最寬處5米,主體後部是兩個小型推進器和舵,由主體後部兩側各伸出一根6米高的流線型支柱向上支撐著直徑約1米的碟形通信搜索裝置,兩側還按照國際航海安全法規裝有紅綠色防撞燈。由於其采用了柴油-燃氣聯合動力電傳動方案,兼具柴油動力的低油耗,燃氣渦輪的高功率加速特性和電動機的安靜性,ACTUV-2能夠在海上連續2000海裏的自主行動。通過衛星通信和GPS定位,它能夠與陸上指揮中心同步協調,隨時隨地通報敵潛艇行蹤,是所有潛艇,特別是速度不夠快,下潛不夠深的柴油/電力潛艇艇長的噩夢。楊小心翼翼地退回到後甲板艙口後,連忙示意艙內的操作卷揚機的水兵注意控製好從四個方向牽引無人艇的固定纜,指揮起重機操作員將吊臂轉到後甲板正中,將吊纜收回。起重機吊纜漸漸拉緊繃直,載具稍稍脫離底座,說明其全部重量已經由吊纜承受,楊打開遙控開關,鬆脫載具底座的固定拴,吊纜繼續將向上提起,載具完全脫離底座吊到了半空中,隨著艦身的搖擺和狂風而晃蕩著,吊纜和固定纜崩得緊緊的,嘎嘎作響。萬一大家夥在起吊過程中摔落到甲板板,攜帶的燃油和電池將會對本艦及其成員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原本海軍有計劃建造更合適於運載和投放跟蹤狂的水聲支援母艦,通過艦艉部的船塢自動布放載具,但由於研發和建造計劃的延遲,而不得不臨時改由掃雷艦擔當。盡管防衛者號是一艘掃雷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軍艦,但布放無人載具作業仍需要在富有經驗的士官指揮下,借助一部分人力才能完成。楊向通話器報告:”CIC,後甲板,載具起吊完畢!”通話器和揚聲器中同時傳來艦長的聲音:”後甲板,布放載具!”整個過程中,艦長雖然沒有露麵,但楊軍士知道他一定在戰術情報中心通過屏幕密切注視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電磁閥控製的固定纜鬆解開了,劇烈晃動的”跟蹤狂”被吊到最高處,開始慢慢地向左舷轉過去,隨後慢慢地被放入海水中,梭形主體沉入水中,僅有通信偵察碟露出海麵2米。兩側的紅綠航行燈亮了,說明”跟蹤狂”已經完全依靠自身浮力並進入工作狀態。楊在控製麵板上看到確認信息,報告:”CIC,後甲板,載具運轉正常。”全本請上淘寶搜索風暴巡航[Knife?Tec]為唯一授權代理“後甲板,CIC,載具脫離!”“收到!”楊隨即指示起重機操作員鬆脫緊緊掛住載具的電磁閥,“跟蹤狂”識別出安全脫離信號,開始加速向左轉向,護衛者號隨即向右轉向,二者迅速脫離。對護衛者號上的水兵們來說,在台風外圍大風中的危險工作已經完成,隨後就要躲進福江島港,沒有幾個人會那麼好奇,為什麼要在這個鬼天氣下如此緊急地布放“跟蹤狂”。
8月7日 0652 福江島海域(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