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 0400 德勝村(四)(1 / 1)

這時,太陽已經如約出現在東麵的山頂,整個世界變得金燦燦的,一夜冷風之後,雖然氣溫還沒有明顯上升,但總算從心理上給人們一絲暖意。整個村子靜悄悄的,隻聽得到雞鳴犬吠,也難怪,即便是勤勞的鄉下人,也沒有4點多就起床的道理。摩托車隊遠遠地望見村子後,在距離村子500米的地方停了下來,車上的人下來舉著望遠鏡仔細地觀察了一陣,又跑前跑後地商量了一陣。他們似乎沒有發現什麼可以,又跨進車裏“突突突突”地繼續前進,卻把機槍轉向右前方,對準村子,準備隨時向任何可疑目標開火。海盜謙躲了半天,聽見摩托車繼續開了過去,心癢難忍,又悄悄探出頭往了往,小聲憧憬道:”這挎子,唉,糟踐了,給這幫人開……”不一會兒這三輛挎子繞過公路上的塑料隔離墩,大搖大擺地沿著公路繼續北上,從伏兵的視野中消失了。又過了一會,遠處傳來一陣輕輕悶響和短促的自動步槍射擊聲。村裏的狗聞聲狂吠了起來,這些平日就習慣放養的動物結成大隊,居然壯著膽子跑出村子去看個究竟。“炸了,炸了!活該!”大家聽到爆炸聲先是一驚,明白過來後都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摩托偵察車隊一定是在過橋的時候與大橋一起被崩上天,潛伏在橋邊的爆破組幹得實在漂亮,他們用最少的炸藥就達到了目的,而且也沒有產生很大噪聲。仔細想想,還真沒有更好的辦法既能同時幹掉三輛車,還要阻止他們通過電台向後隊示警。唯獨海盜謙一陣心痛,剛才他還在盤算著,要是可以開槍,把那幾個當兵的幹掉,車就會被遺留在戰場上,打完仗他可以拖回來,維修是必須的,但這也是最好玩的部分。現在倒好,不知道還能不能從河裏撈出完整的。同時,南邊的山腳下又隱約傳來連綿不絕的隆隆聲,機械化作業程度極高的德勝村村民們都聽得出來,那是大馬力柴油機驅動著履帶前進所產生的特殊噪聲,這裏不象南方,一家人在一小塊水田裏精耕細作,他們都是駕駛拖拉機在幾百公頃的土地上耕作。當然,就算沒當過兵的人也明白,從那邊開過來的,履帶式底盤上驅動著的,絕不是農用拖拉機。這些車輛一旦從山腳那邊轉出來,聲音就變得非常清晰而響亮,海盜早就把望遠鏡攥到了手上,伸出去看了一會,就深色凝重交給陳二叔說:”來了幾輛坦克……現在看見四輛……車上還有扒著不少人……不認識,反正是綠色的,身子小,腦袋挺大個兒的,炮筒子老粗老長……哦,是!”陳二叔偷著這空也用望遠鏡看了看,差點沒笑出聲來,他把望遠鏡放好,蹲在地上說:”你真沒見過世麵,什麼身子小腦袋大,還綠色的,那是特三四,是老毛子的坦克,二戰用的,朝鮮人真是糟蹋古董。”這四輛T-34/85屬晚期型號,裝備著85毫米主炮,是蘇聯二戰中後期的主力中型坦克,在朝鮮戰爭初期入侵韓國時也曾被朝鮮人民軍大量使用,而後在多數裝備它的軍隊裏都已經退役,最後一次出現在實戰是1996年的塞爾維亞。作為蘇聯軍事條令的熱愛者和繼承者,炮塔後方的發動機艙蓋板和散熱窗上或坐或站地擠滿了穿著墨綠色軍裝的士兵,至少有六七個人,應該是整整一個機械化步兵班,這是對裝甲運輸車數量不足的一種補充,保證坦克隨時可以得到步兵的支持。他們待的地方是坦克上最燙的地方,這要是在冬天的嚴寒中穿著棉褲或許還受得了,但夏天穿著單衣單褲的話,到太陽出來後再這麼一曬,估計很快就會熟了。也真虧朝鮮人民軍保養得這麼好把這些庫存老貨投入到行動中,顯然是為了讓他們充當火力偵察的廉價炮灰。然而,正在得意洋洋地駕駛著這些老古董坦克的朝鮮軍人們,特別是排長樸虎東少尉肯定不會讚同這個觀點,他們從半夜零點起,就翻山越嶺開著坦克一路殺過來,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那些平日裏訓練有素的邊防武警和森林警察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會在山區遇到裝甲部隊,連可堪使用的火箭筒都沒有裝備,手中的自動步槍隻能在T-34的裝甲上叮叮當當打出一片火花。僅僅依靠這個前衛排四輛老坦克和配屬的搭乘步兵,朝鮮人民軍的先頭部隊就突破了”白頭山”天險,由於他們的軍事教育中沒有提到過德國的阿登山區突破和蘇聯紅軍的大興安嶺翻越,樸虎東肯定地認為,他的這個排創造了曆史上第一次將坦克部隊應用於山區,突破敵人防禦天險的光輝戰績,當然,這一切還是應當歸功於不世出的軍事天才金正恩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