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謀殺【3】——【4】 ——【5】(1 / 2)

【3】

林小安是否在吹牛,我無法辨別真偽。但據他所說,刑警隊能將這次自殺事件重新定性為凶殺案,全是他的功勞,因為他的表哥就在市刑警隊偵察科工作,而且這次剛好是負責這個案子。那天他的表哥在辦完公事後順便來看他,偶然中談起了案子,林小安說出了自己認為的疑點。林小安是這樣分析的,他說:“非自殺的疑點至少有三個,一、性格因素,孫巧玲和大多數女孩是不太一樣的,她是個豪放女,崇尚享樂,以活一天痛快一天為人生準則;性情樂觀開朗、作風果敢潑辣,一向大大咧咧、我行我素,是典型的外向型性格。這樣的人大多沒什麼心機,你簡直無法想象怎樣才能傷害她,更別說讓她去自殺。再說了,就算她已有身孕,以她這樣的女孩,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墮胎,怎樣也不至於去自殺的;二、行為因素,她死前的最後一堂晚課,我仍然印象深刻,因為在臨近結束時,她用書本作掩護,在往自己的嘴唇上塗一種紫色的唇膏,因為我的座位就在她後排偏一些的位置,所以,她的一切動作都逃不過我的眼睛。當時我還在想,這麼晚了她還在如此精心打扮,十有**是還要出學校去見什麼男人。當然,對於她這種時尚女孩要去見什麼樣子的男人,我是毫無興趣的,我留意的是那晚她使用的唇膏,它果然使她光芒四射。現在,你想想看,一個要自殺的女孩還有必要如此精心地打扮自己嗎?難道她是去和死神約會?三、地點因素,我相信任何一個真正想要自殺的人,在選擇行動地點時,第一要素就是安靜、狹小、溫暖,我相信她想要體麵地死去,我不相信她會渴望在一個亂糟糟的場合,被不斷的開門關門聲打擾到,並且是如此肮髒的,讓人產生汙穢聯想的場所,難道她願意給人留下一個笑柄嗎?當然,也許你會說,過了十點鍾,整座大樓都要熄燈了,到那時,它不一樣是安靜的?對了,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你不覺得在熄燈之後的一座空蕩蕩的大樓裏,進行一樁謀殺是多麼的適時嗎?在狹小的廁所格子間裏,看著自己痛恨的人慢慢死去,你不覺得這是很爽的一件事嗎?”

據林小安所說,他的表哥一開始並沒有拿他的推測當一回事,他隻是在笑了笑後,對林小安說:“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瞎想出來的吧?哪來那麼多的謀殺案,你這純粹是偵探小說看入迷了。”但三天後,他的表哥又回來找他了,他對小安說:“你的推斷還是有些道理的,局裏已經將這個案件定為謀殺案了,因為屍體的解剖結果顯示,在孫巧玲的呼吸道中,發現有致幻劑的殘餘微粒,很有可能她的手腕被割開之前,她的整個人已經處於昏迷狀態。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

小安問他的表哥:“你們打聽過這個女孩的為人了嗎?”

他的表哥說:“當然打聽了,她的人緣不是太好,許多女生都認為這女孩行事張揚、放浪、虛榮、霸道、愛出風頭且心胸狹窄,而男生大多認為這女人不敢想,太漂亮了;有一部分人的說法是,這女孩性感、迷人,有野性,做地下情人還可以,其他的也就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