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仗劍玄屠生(1 / 3)

羌無,位於瞻部洲西北苦寒之地,蛇冠羽蟲行道,天降蝗蟲成災,路有餓殍相食,易子互食之事見怪不驚,由於偏遠帝都,各方邪靈惡祟彙聚一堂,漸成官府不管地帶。

大業七年,帝君耗盡國庫外征異族,抽調羌無精兵北上遼東,欲與異族決一死戰,而羌北竟成空虛之態,歪門邪道更加猖狂。

歲末年間羌無驚現騰蛇出沒,左右鄉鄰難安其舍,既而籌措重金欲請有德之士來降伏此妖,保境安民。

恰逢遊德大法師馬戶子正在此地開壇講道,各鄉黨郎聞風而動,傾盡家產請馬道長前來降妖。

話說大法師到來之日,擺起八仙桌,香爐頂三清,用的是玄門法,請的是道家神。道長木劍挑紙符而起,鄉裏忽見天地飛沙走石,烏雲凝聚成雷,黑霞翻騰成龍,一條巨大的鯉魚尾巴潛藏於其間,雙目之光比那縣府大燈籠都要亮上幾分,嘶嘶吐信逐漸演變成龍吟之聲,驚嚇鄉人不敢出戶半步。

“哼!孽畜!在貧道麵前休要猖狂!”

馬戶子麵不改色義正言辭直指騰蛇大罵,將手中紙符送上青天,敬待真神降臨。

不出片刻,天邊紅霞托日,黑霧盡散,一條紅綾直接纏繞騰蛇之身,白雲之間三個孩童頭顱怒目凝神,展現出的六臂粗如鐵柱,直接將此妖擒到身前,繼而迅速消失於雲端,有道是六臂通天三壇海會大神。

妖孽伏誅,鄉裏萬分感激馬戶子的功勞,集十舍八鄉財力翻建羌無大玄觀,重塑三清神像,鼎盛人間香火,自此遊方道人馬戶子落座玄觀,趨避八方魑魅魍魎,供奉為陽陰先生。

百封裏,羌無六鄉祖祭的地方,供奉的是羌無顯赫一族先輩大將,此將原為朝廷重臣伍建章手下虎員,因南下伐陳之戰中不幸救主身亡,先帝為表其功勳命人在羌無鄉建廟設堂讓後輩百世敬仰。久而久之,鄉民遷祖宗供奉牌陳列祠堂,故成祖祭之所在。

然而近些年來天災連連,北鬥紫薇星暗,多顯不祥之象。馬戶子落座大玄觀後勤於善事遠近聞名,他覺查不祥禍源出自於祖廟祠堂,告知鄉民應當掘碑起墓誅殺墓中邪物,鄉民愚昧受馬戶子蠱惑開掘祖宗祠堂整一甲子日,主碑墓下十數米,方見隋朝大將薑百封的棺槨,棺槨周圍縈繞異樣光芒。

“鄉黨郎!鄉黨郎!可曾在家?祖宗祠堂出惡祟了!禍起祖廟罪源甲子大法師所言不虛!”

一位不及冠的鄉野兒郎語氣激動衝入長者家門,胸前敞開的麻布衣物以及束腰帶都被汗水兒浸濕,久時奔跑之下已然氣喘籲籲。

青衣長袍卓卓然,書生意氣好端人。

一位須發皆白的錦衣老者拄杖出門,麵色鐵青嗬斥鄉野兒郎道:“愚昧子休要高聲!今日掘祖宗之廟不孝大於天,你個浪蕩兒想讓路人皆知嗎?”

“如今羌無十鄉八舍,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就是鄉老您顧及那虛無的顏麵,事情已做下,還怕他人舌根否?”

麻衣兒郎小聲自言自語不以為然,不敬之事已然為之,還顧及什麼綱常倫理,早知今日各家謾罵何必當初聽信道人。

鄉黨郎,乃是羌無之地德高望重的長者,朝庭共選三人擔當此職,皆以青衣老者為首。

青衣老者本是吾朝開國以來第一批科考生,隻可惜榜不及第名落鬆山,老者一怒之下絕了出仕的念頭,回鄉後便一心一意修學規勸子弟,即使麻衣兒郎的父親也是老者的學生,其人在整個羌無地都享有極高的威信。

“愚昧子住口!平日裏讓你虛心向學之時怎麼總是沉默寡言,一旦遇上這無稽之事就信口開河。莫要再辯,你去告會玄屠生,老夫去知會其他鄉老,切勿怠慢!”青衣老者語氣堅決不容置疑,但在話中可以聽出些許端倪,以老者書生角度對鬼怪之事向來抱敬而遠之態度,三分存疑七分不信,但他為何要答應馬戶子的要求呢?不解,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