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後事(1 / 2)

北涼城,地處北褶尾山南向五百裏,作為北涼府的府城,這裏曾是抗擊北燕前線。拒北、安遠二城修建後,北涼再未有過戰事,千年的和平,使得這座曾經的軍事堡壘,變成了吳北商業中心,即使放眼狄戎,北涼的繁華也能排上名號。

街道寬五丈,可供八輛馬車並行,街上酒肆林立,商鋪密密麻麻,街邊攤位林林總總,魚尾城的貂絨雪玉、無盡海的魚劍龜盾、崧山城的血藕壽石等等,當真稱得上是百國萬貨,應有盡有,以至於歸元商行特地把狄戎東北的分行都搬遷至此城。

晨時三刻,北涼城南五裏的官亭裏,一群身著織錦雙禽補服之人正圍著小吳王送別,為首老者紫色補服,前後紋繡孔雀,諂媚彎腰拱手說道:“老臣在此預祝吳王殿下一路順風,馬到成功,位列仙班,壽與天齊。”

吳天垂揮手說道:“多謝奉公伯美言,本王就此別過。”

說完,上了馬車,帶領十餘騎疾塵而去。上空一朵白雲隨風飄浮,並行南向而去。

待小吳王遠去後,北涼城主奉公伯馬正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長出一口氣道:“終於把吳王殿下送走了,這幾天可算是把本官折騰的夠嗆。”

身旁眾人忙七嘴八舌接話。

“以前隻是聽聞吳王殿下花天酒地,頑劣不堪,沒想到今日一見,唉……僅三日,北涼雞飛狗跳,一片烏煙瘴氣。”

“若非要在中秋節前趕去棲霞山,豈會僅僅停留三日?”

“大人還是先回府歇息吧,下官這就去召怡香院的秦大家,給大人唱曲解乏。”

“快備轎子,扶大人上轎。”

馬正廉上轎後,對管家吩咐道:“按殿下所取之物,加三倍上奏朝廷,報抵今年進貢之資。多餘之物,三分之二禮送朝中諸佬,三分之一入庫造冊。”

……

午時一刻,驕陽似火,焦金流石。北涼城南百裏開外的官道上,吳天垂一行人正在汗流浹背地行進。為首的校尉調馬返身來到馬車左側,貪婪地呼吸著從馬車窗口飄出來的涼氣,向吳天垂稟告:“殿下,前方十裏處為射陽縣,是否派人通告縣令接駕?”

吳天垂倚在玉榻上,邊吃著冰鎮西瓜,邊回道:“不用麻煩,小小縣城,料想也無有趣之處。此行就當微服私訪,不可驚擾百姓。找一涼爽之處,用過飯,歇息半日再走。這鬼天氣,都立秋了,還這麼熱。”

那校尉尚未應承,上空白雲忽地下降,止於馬車頭頂十丈之處,雲氣消散,現出一藍衣女子,正是絳雲仙子。

仙子收起白雲,飛身來到車頂,隻見她取出法符一彈,法符輕飄飄落在馬車窗前,對小吳王傳音說道:“你父皇有事找你。”

吳天垂即刻扔掉西瓜,揮手示意停車後,衝著法符說道:“父皇龍體安康,不知父皇喚兒臣何事?”

“垂兒如何行至何處?”

吳天垂心中一緊,不敢說慌,隻得應著頭皮答道:“兒臣已過射陽縣。”

吳王略帶不滿,責怪道:“怎麼才到射陽?七天才走了八百裏,如此之慢,你是不是途中遊玩了?”

“回稟父皇,兒臣途經北涼時,恰巧趕上歸元商行十年拍賣大會,順便淘了些新奇玩意,想呈送父皇,敬賀拒北安遠大捷,故而耽擱了些時日。”

“出發之前,朕告誡你早些到,莫讓仙人久候,你怎麼如此不分輕重?些許奇技淫巧之物,與仙緣相比,孰輕孰重?”

“兒臣知錯了,兒臣這便加快行程,以便早日抵達棲霞。”

“不用了,今日早朝後,青雲老祖派人傳訊於朕,要你走道無常穀,他會安排門人在棲霞山腳下候你入門。”

吳天垂大驚失色,連忙問道:“父皇,可是那狄戎三大險地之一的奪命無常穀?”

“正是此穀。”

“聽聞此穀漫布邪氣,萬年來寸草不生,但凡有生靈經過,均會大病一場,三月之內必亡。仙人要兒臣走無常穀,不知有何用意?”

“垂兒且寬心,朕已分別向青雲老祖、絳雲仙子和文遠國師求證過,你如今年紀漸長,已過了修真的最佳時期,行走無常穀,受穀內煞氣衝擊,氣血激蕩,出穀時服用氣血丹,強氣壯血,再修仙人之法,能夠增加領悟氣感的幾率,這是難得的仙緣。”

“聽父皇如此一講,行走無常穀,不但無礙,還有這般好處?”

“朕豈會舍得讓你身處險地,垂兒你即刻遣回近衛仆從,改道無常穀,有絳雲仙子暗中守護,可保你此行無憂。切記一點,行走無常穀,不可超過七日,朕已讓絳雲仙子預備活血散,以防萬一。”

“兒臣遵旨。”

結束通話後,吳天垂即刻遣散近衛十騎和車夫仆從,騎乘寶馬步景,改道無常穀。

……

無常穀原名子午穀,萬年前的狄戎圖誌中記載,入此穀者子不過午,午不過子,煞氣奪人性命於無形,極為凶險,位居狄戎三大險地之首。如今萬年已過,煞氣稀疏,雖未盡絕,但凶險已大不如從前。